谨以此文,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024-09-09 408 0
作者: 小庄 来源: 八角楼上公众号

  一、

  1974年12月26日晚,毛泽东与周恩来有过一次彻夜长谈。

  那时候的毛泽东已经身患多种疾病,身体状态每况愈下。这次谈话里,他表达出了对社会主义前途、对中国人民前途深深的担忧。他说:“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一旦走资派上台,在这样不巩固的经济基础上,“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

  毛泽东为什么表现出如此的担忧?是因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们当时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非常脆弱的,这种脆弱的经济基础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通过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来加以巩固,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所以,一旦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条件不能被保障,也就是走资派上台,则资本主义经济会很快就蔓延起来。

  为什么会是这样?这里面最为核心的原因就是经济基础领域的资产阶级法权。

  二、

  当时很多人其实并不理解所谓的“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又或者说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于是想当然的把围绕着它的争论统统视作单纯的意识形态争论,却忽视了从头到尾,所谓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它所代表的生产关系,也就是经济基础。

  所谓“社会主义”,无非指的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整个的生产关系,围绕着这种生产关系而形成的整个社会形态,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才是它的本质。

  这是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相对比的一种社会形态。

  比如,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于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地主与佃农的关系,分配上地主以地租的形式掠夺农民,这就形成了一种封建生产关系,围绕这种生产关系出现的,就是封建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庞大的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所私有,于是人与人之间形成了老板与员工这样的雇佣关系,分配上资本以剩余价值的形式掠夺员工,按资分配,这就形成了一种资本的生产关系,围绕着这种生产关系出现的,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

  而生产关系的三个主要内容:所有制、人与人的关系、分配关系,这里面所有制又是基础。

  因此,1956年底,当我们完成了农业、私营工商业、个体手工业的所有制改造以后,我们就从理论上认为,我们建立起了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然而很快,毛泽东就发现,所有制虽然是基础,但是改造起来反而很顺利,而生产关系的后两项,即人与人的关系,分配关系,想要改造好,就不但异常艰难,而且将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查看余下7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