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辛: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2024-09-12 1522 1
作者: 林之辛 来源: 红歌会网

  今天,“南水北调”已经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了,上亿的人也已经享受到南水北调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这么浩大的工程,从以长江为主的南方水系,途经数千公里,穿过层层山峦,越过无数河道,调动数百亿立方米的水来接济缺水的北方大地,其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都称得上绝无仅有,这需要有多大的魄力才能下此决策?不要忘记,就在不远的前些年,中国华北地区缺水已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就以北京来说,按世界标准,北京属于极端严重缺水地带,可它又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是一个拥有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巨大都市,全市用水量极大,因为缺水,就不得不开采地下水。但因为超量开采地下水,北京周围已形成了2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甚至出现地面塌陷。整个华北地区已经处于史无前例的严重水危机之中。天津的市区地面就因过度开采地下水下沉了3米,还因此受到海水倒灌、诱发地震的严峻威胁!能用到的办法都已经用得差不多了,但依然无法从根本上克服如此严重的水危机。幸好有了南水北调,才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真可谓“挽狂澜于既倒”的奇功!当人们在庆幸有南水北调工程把整个华北地区从严重缺水的困难局面里解救出来的时候,有没有想一想,是谁早早地就未雨绸缪,想到了南水北调这样一个扭转乾坤的大战略?

  是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

  下面这个画面注定要记载在新中国的建国史上。

  1953年 2月,毛泽东外出巡视,乘“长江”舰从武汉顺水东下,派人把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找去,随同他作了三天三夜的航程。在第三天——2月22日,毛泽东与林一山之间进行了这样一段交谈:

  毛: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把南方的水借给北方一些?你研究过这个问题没有?

  林:不敢想,也没有交待我这个任务。

  接着,在一张铺开的地图上,毛泽东用一支铅笔从长江的上游嘉陵江沿着蓝色的河道一段一段地划线,不断地问林一山:“从这里能不能向北方引水?”由于上游水量小,引水价值不大;而下游地势低,难以利用地势自流引水,且缺少兴建高坝的条件,代价太大,所以毛泽东问到的多数地点,林一山都回答不合适。直到毛泽东的铅笔指到汉江问“汉江行不行”时,林一山回答:“汉江有可能。”毛泽东问:“为什么?”林一山回答:“汉江与黄河、渭河只隔着秦岭平行向东流;水量大,而引水工程规模不大。”这个回答立刻引起毛泽东极大的兴趣,他用铅笔沿汉江上游至下游画了许多杠杠,每画一个杠杠都要问:“这里行不行?”直到铅笔指到丹江口一带时,林一山回答:“这里可能性最大。”这个丹江口就是后来南水北调中线的起源。这次谈话后,受毛泽东“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可立即开始查勘”,“一有资料,就给我写信”的委托,林一山组织人员在汉江丹江口河段进行勘查,找到了一条可以利用有利地势,实现由丹江口水库自流引水的线路,立即写信报告毛主席。毛主席看了信后很高兴。这条线路就是现在南水北调中线前段的基本线路。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