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
12月10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朱安东主持。
朱安东在致辞时表示,毛泽东同志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改变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走向,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交流思想,共同深化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研究,在更加全面和宏观的视野中认识其历史贡献。
与会专家学者从毛泽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毛泽东与“两个结合”、毛泽东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求是》杂志社原社长、中国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李捷认为,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建立了一个独立统一和平团结的新中国、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一个有效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现代国防、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作出了历史的回应与选择,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历史勇气与担当,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新的伟大跨越,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整体性的关键一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金民卿认为,毛泽东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伟大的思想家、深植于中国实践历史和文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具有坚定党性原则的共产党思想家、具有高超政治智慧和思想创造能力的领袖思想家。要从思想史角度来定位和把握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始终把党的利益作为思想创造的最高原则,严格地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的组织纪律的要求,把党性原则和真理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以高度的领袖担当精神,始终走在理论创新的前沿,以强大的核心凝聚力量,形成党的理论创新的合力。
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原主任罗平汉认为,毛泽东同志严守党性原则、维护党内团结,不仅体现在顺境的时候,更体现在逆境的时候。他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不消极、争取在党许可的条件下进行工作,始终维护党内统一,坚持正确的路线,用实际行动说明了任何共产党员都必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郭建宁认为,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文本论述话语深入人心、喜闻乐见、历久弥新,已经成为民族记忆、文化范式精神标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和奠基、以中国精神为标识的话语建构是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