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辛:对三年困难时期信阳事件的思考

2021-08-02 46052 0
作者: 林之辛 来源: 红歌会网

  信阳事件是指三年困难时期发生在河南省信阳专区的大面积饥荒以致饿死农民的严重事件。这是新中国建国史上惨痛的一页。这个事件曾长时间对中央和毛泽东封锁,待事情暴露后,激起毛泽东极大愤怒。事后毛泽东还多次提起此事,“1960年天灾更大了,人祸也来了。”这个“人祸”,就是指共产党队伍中有那么一些人“假共产党之名,行国民党之实。”在今天重读党史之际,我们不能忘却这个事件给予我们的惨痛教训,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在我们这个国家再度发生。

  有关信阳事件,已经披露出大量资料,足以还原事实真相。这些大量的文章、材料,由于作者的角度甚至立场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结论,但所列出的事实大致是相符的。从这些材料可以确定地归纳出以下几点:

  第一,信阳地区当年发生大面积饥荒以致饿死农民的事情是确实的。此事受到中央组织部、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无可掩盖。

  第二,1959年信阳地区确实发生了很严重的旱灾,但粮食总产量仍有近15亿公斤,扣除种子、饲料以后,每人平均占有粮食在150公斤以上,虽然偏少,但比1949年的情况要好得多,因此,天灾不至于造成大面积饥荒。而且,全区所属国库中尚储粮约5.5亿公斤,真到了群众断粮的地步,动用一点库存或者超征购的粮食就不会发生饿死人的情况。

  第三,饿死人的直接原因是“反瞒产”,就是借口农民瞒粮不报而强行向农民征粮,甚至到了搜刮农民口中最后一颗米的程度。从1958年秋后起就开始反瞒产,在1959年大灾情况下,继续不断反瞒产。这些反瞒产运动都是在以地委书记路宪文为主的地委的压力下,在县委一级的直接操作下进行的。在饿死人的事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地委不仅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反而加大反瞒产的力度,直接导致大面积饥荒。

  第四,反瞒产与省委,特别是时任省委书记、省长的吴芝圃直接相关。吴芝圃一贯虚报浮夸,1958年河南全省的粮食产量实际上只有281亿斤,而河南省委竟然吹估为702亿斤; 1959年河南受灾,粮食产量只有240亿斤,但是吴芝圃硬是估产为450亿斤。为了维持其编造的神话,吴芝圃在全省推行高征购。为迎合吴芝圃,地委书记路宪文在1959年全区粮食减产一半,还不到30亿斤情况下,却硬要上报350亿斤(在其他专员的坚持反对下才改为72亿斤),并据此压各县委对农民强行征粮。

  第五,从路宪文到所属一些县委书记、公社书记在反瞒产中为了逼迫农民交出赖以活命的最后一口粮不惜采取了许多完全违反党纪党规,触犯法律,甚至法西斯式的手段。捆棒吊打,关押拘留,拆毁房屋,无所不用其极,一些县委书记和公社干部亲自主持和动手打人。事后对路宪文追究责任的文件中指出,所用酷刑极其恶劣,骇人听闻。

查看余下7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