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毛主席时代工人能够“爱厂如家”?

2022-10-31 5488 11
作者: 中红社网 来源: 火星网刊公众号

  说起毛主席时代的企业,年龄稍大一点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亲身体会,都会回忆起那时自己所在企业的方方面面,都会感到那时企业的温暖和安心,都会想到那时企业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工作干劲,……

  从部队转业后,我来到一家国营兵器工业企业。这家企业拥有17000多名职工。

  下面,就从这个企业各个方面的点滴,介绍一下那个时期企业的面貌。

  一、企业干部廉洁奉公,以身作则

  这里,我仅只举几个十分平常的例子。

  这个企业的历任厂长都是地师级干部,按国家政策规定,他们都配备专用轿车。

  但是,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不用这辆车子的。

  几乎每天大家都可以看到,他们同普通工人一样,骑着自行车上下班。

  他们住的房子,也是在工厂职工住宅区内,也是平房,只是比普通职工要大一些。

  职工住宅区,有几栋这样的厂长住房,谁在职谁居住,离职后搬出,交给下一任厂长。

  无论哪位厂长,你都会经常看到。

  晚上,他们坐在自家小院里,同附近来他家的职工聊天,谈笑风生,有如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那时的厂长,很少有收礼的。

  记得当时,我所在的一个单位,有一名职工,家庭人口多,生活十分困难。找到当时在任的一位厂长,要求调动工作。

  他拿两瓶好酒去送礼,这位厂长不但没收,还狠狠地批评他说:“本来你家庭生活就困难,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这个钱,够你一家生活半个月!”

  这件事,在工厂传开了,但不是什么佳话。

  因为,那时,像这样的事司空常见。

  各个车间的主任,几乎都能以厂为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厂里工作,为车间职工服务。

  有个车间主任,你可以看到,每天早上,他都早早地来到车间,抡起扫帚,打扫车间。

  二、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

  积极工作,努力为国家多做贡献,是那时企业职工的自觉行动。

  工厂有一位副总工程师,为了研制一项导弹技术,关键时刻,连续几天几夜不回家,同倒班工人在一起,反复实验,反复改进。

  饿了就在当场吃点东西,困了就在当场睡一会。

  那时是计划经济,每年,企业都要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每月都有计划进度安排。

  为了完成生产任务,有时需要加班加点,有时到月底还要“大会战”。

  那时加班加点,一般是不加工资的,只是供顿饭吃。

  但是,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很多职工克服家庭困难,想方设法安排好时间,加班加点,参加会战。

  工厂有一项全体员工参加的“献计献策”活动。

  无论你在哪个岗位,把你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办法提出来,由工厂有关部门审定批准后实施。

查看余下4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