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科技成就之十五(1969上 文化大革命时期)

2023-06-26 1046 0
作者: 井冈山观心 来源: 井冈山观心1921公众号

  接上期。

  有⼈说,新中国前三十年的⼯业化是废铜烂铁;有⼈说,新中国前三十年没有什么成就;有⼈说新中国前三十年科技没有成就;也有⼈说⽂⾰十年更是没有科技成就。事实是什么样呢?笔者根据《中华⼈⺠共和国⽇史》、《伟⼤的十年》(1959年9⽉出版)、《中华⼈⺠共和国⼯业⼤事记》、《中华⼈⺠共和国经济⼤事记》、《⼈⺠⽇报》等资料,对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成就做了整理,作为一个系列,逐篇介绍给⼤家。

  1969年1⽉1⽇,新华社报道,我国新建的一座最⼤的现代化⽔泥⼚——邯郸⽔泥⼚胜利建成,并正式投⼊⽣产。邯郸⽔泥⼚是我国⾃⼰设计、⾃已施⼯的现代化⼤型⼯⼚。它的胜利建成和投⼊⽣产,标志着我国⽔泥⼯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平。

  1969年1⽉4⽇,新华社报道,我国⾃⾏设计的巨型贯穿式深孔镗床,在上海重型机床⼚制造成功。这台机床从设计到制造都是由我国⾃⼰设计与制造的,总共花了不到1年的时间。

  1969年1⽉6⽇,新华社报道,我国⾃⼰设计、⾃⼰制造设备、⾃⼰安装的具有60年代世界先进⽔平的⼤型氮肥⼚——河北化肥⼚第三期⼯程已胜利完成,正式开⼯⽣产。这项完全采⽤新的流程、新的催化剂、新的⼤型设备的近代化⼤型氮肥⼯程的胜利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氮肥⼯业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1969年1⽉9⽇,《⼈⺠⽇报》报道:成都机⻋⼚和⼏个施⼯单位的职⼯,完成了由修理蒸汽机⻋转为修理内燃机⻋的转产主体⼯程,并改装出第1台内燃机⻋。成都机⻋⼚转产主体⼯程竣⼯后,成了我国第一个专⻔修理内燃机⻋的⼯⼚,对发展我国铁路交通事业有重要意义。

  1969年1⽉9⽇,新华社报道,辽宁铁法矿务局一对年产60万吨的、我国⾃⾏设计、⾃⼰施⼯的现代化新型矿井——晓明矿竖井,建成投产。

  1969年1⽉9⽇,新华社报道,⻓春客⻋⼚⾰命职⼯试制成功现代化轻型⾼速客⻋。这种新型客⻋在试制中,综合采⽤了我国客⻋制造⽅⾯的新技术新⼯艺与一般客⻋相⽐,新型客⻋⻓且宽,⾏⻋平稳,整修⽅便新型的客⻋厢格外宽畅、明亮,适于南北⽅四季运⾏,最⾼时速可达60公⾥。

  1969年1⽉12⽇,新华社报道,我国第一套具有世界先进技术⽔平的中⼝径机顶排管设备,已在上海试制成功,为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市政建设事业提供了良好条件。使⽤这一设备,提⾼⼯效3倍。

  1969年1⽉12⽇,新华社报道,辽宁本钢机修⼚试制成功1台⼤型低频电感应加热炉。⽤这种加热炉进⾏⽣产,270公⽄的钢锭只要16分钟就可以加热到1150度,达到锻造要求,⽐煤加热炉提⾼⽣产效率8倍。这种设备,具有构造简单、体积⼩的特点,操作既⽅便⼜安全,能节约⼤量劳动⼒。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