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乃彰:毛泽东有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及其历史任务的论述
历史和理论表明,毛泽东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以及政治学、军事学、外交学、教育学、历史学、文艺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划时代的重大贡献。毛泽东的理论,内容非常丰富,而涉及的领域也极为宽广,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和理论宝库。毛泽东是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和无产阶级的理论大师。他和马克思、列宁都是世界公认的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和革命旗炽。
在这里,着重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几个问题,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一、社会主义两个发展阶段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毛泽东和列宁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叫做社会主义。1920年4月,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曾把共产主义划分为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同时又说,俄国还刚刚处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即向共产主义低级阶段过渡的最初阶段。从列宁著作来看,这个最初阶段是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过渡时期。此外,列宁还曾设想过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等。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参考苏联的经验教训,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两个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他说,一切事物总是有“边”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不断地前进的,每个阶段也是有“边”的。不承认“边”,就是否认质变或部分质变。又说,建成社会主义,也有个“边”。但是,说建成社会主义有个“边”,当然不是说不要进一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因此,他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极大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这两个阶段,尽管它们是有联系的,都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但是,它们的特点和任务是不尽相同的。而任务,是由这个阶段的社会条件和主要特点决定的。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存在两种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公有制存在这样两种形式,是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而这个阶段的全民所有制,正如毛泽东说的,是一部分全民所有制,而不是全面的全民所有制。因此,在社会主义这个不发达阶段,全党全民的任务就是要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全面的(或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所有制实现了这样的变革,社会主义也就由不发达阶段进入了发达阶段。这个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就是全面的全民所有制。这个发达阶段的社会主义,在马克思和毛泽东看来,是社会主义的典型形式。正是在这个阶段,全党全民的任务是完成共产主义建设,过渡到共产主义。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两个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建设这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建成标准和主要条件的客观依据,也是共产党人不断革命论和革命阶段论相统一的生动再现。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