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为什么是毛泽东?
前按:两周前,已经为纪念毛泽东诞生130周年开篇,今天,开始写纪念文章的第二篇,主要是想从非主流素材视角回答一个历史必然性问题,即毛泽东成为党和新中国双重缔造者的必然性。
有关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我跟一位反毛年长者始终存在着尖锐对立,每每提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军队领导人物时,这位地主后人必定暗贬毛泽东,他的口头禅是:“其实,陈独秀、张国焘、王稼祥、张闻天和王明等人曾经都比毛泽东地们高,只是……..”
这位反毛者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呢?大家应该能懂。
为什么是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
为什么担当领袖责任的不是陈独秀、张国焘和王明等人?
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伟人,决不是靠当权后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伟人,而是用一生的足迹稳健走出来的,绝对没有一步完成的伟大。与之相对,那些无法成就伟大的人,注定问题出在自己,不能驾驭超出自己能力的大局,大局本就不属于他。
过去,总结毛泽东的成功,往往从大事入手,往往从众所周知入手。
今天,我想从大家不太关心的“小事”入手,想从侧面报道入手,他的伟大并非偶然。
韶山这个地方,今天看起来交通方便,生活富足。一百多年前,就是个山窝窝,穷得很,走出来的人很少。我参观过很多开国元勋的故居,到目前为止,只有毛泽东的故居最为落后。换句话讲,毛泽东出生时并未含着金钥匙,含的只有泥土。
从山窝辗转长沙读书,过程曲折,不做详解,独讲一师小事。
1917年,毛泽东写出《心之力》,杨昌济给他打了满分。“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何其宏大?“应以天下为己任,何必苟且偷生?”已显雄心,“破教派,汇科学,树楷模,布真理“足见韬略。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曾经组建了一个“学友会”,毛泽东就是其中一员,有会,必有规,否则就不成方圆。一师学友会的规则就是由毛泽东等人制定并由毛泽东解释。
1921年,毛泽东出席了共产党的“一大”,十三人中的一个。
特殊的时代,有着特殊的矛盾,会给出很多特殊的机会,建立政党就是政治大事中的最重要特殊事件,很多人参加了各类组党,很多人当上了各类政党的领导,但很多政党只是昙花一现,很多党人像流星一样消失。
毛泽东,能成为十三人中的一个,在党的始点,他肯定没有预料到结果,但结果必定源于始点。
陈独秀,在共产党的始点地位毋容质疑,但如果细究一下“一大”,就能看出他当不了领袖。党的“一大”,何等重要?他却以工作为由不去参会。表面看,可以理解。事实上,说明他对这个党能承担的历史大任还没有深刻认识,或者说他的内心里还并没有把共产党看成可以为之终生奋斗的政党,可能只是当作一个社会主义信仰宣传的政治组织。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