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日月心自宽,毛主席逆境时写的三首词

2023-04-12 2943 0
作者: 张兴德 来源: 党史博采

  如何对待人生的挫折和逆境,永远都是个热门话题。毛泽东不但在行动上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还在他处在逆境中写的三首词中,通过特有的艺术表达,近一步从哲学和世界观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毛泽东诗词中洋溢着的革命豪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像诗的灵魂一样,感动着广大读者。这种革命豪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不仅仅表现在革命形势顺利的时候写的一些诗词中,在革命的困难时期写的一些诗词,仍然洋溢着这种革命豪情。更可贵的是毛泽东本人处于困难和逆境之中,写的诗依然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众所周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几度被迫离开红军领导岗位,处于“赋闲”和“半赋闲”的状态。对于一般人来说,将自己亲手创建的军队的领导权交出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挫折和打击。在中共的历史上,有些因为个人原因而被批评处分的人,尚且不能正确对待,有的就此出现怨言和意志消沉,有的甚至离开了革命队伍,当了逃兵,更有个别的投敌变节。但是,这一切,对具有坚定革命理想和思想成熟的革命家毛泽东来说,是不存在的。正如他后来对人们说的,他把这种“逆境”生活,看作是换一种工作环境,也是一种学习和锻炼。他后来(1949年)给柳亚子的诗中说得好,“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是人生的体验,是哲理,也是一个成熟的革命家应有的品格和风范。他的这种品格和风范,我们从他在中央苏区写的几首词中可以看出一斑。把这些诗词集中赏析一下,倒是可以看出毛泽东是怎样的一种心胸和思想感情。对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和逆境不无借鉴和教育意义。

  (一)冠绝古今的绝唱

  第一首是1929年10月写的《采桑子·重阳》。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这年的6月召开红4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由于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的正确的建军主张和军事行动方案,没有被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被迫离开了红4军前委书记的领导岗位,到上杭一边养病(此时正值患疟疾),一边指导地方工作。就在这年的重阳节(阳历10月11日),写下了此词: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

  上阕首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异峰突起,用平易浅白的语言,提出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命题。“人生易老天难老”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和现象,任何人也不可改变。我们在这个规律面前应以何种态度对待?历史上,有多少帝王将相,想长生不老,最后是贻笑后人?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岁岁重阳”,或思乡思亲或吟唱悲秋之词以自慰?所谓“斗酒当为乐,无为待来兹”(魏晋·应璩)。而作为一个成熟的革命家、军事家、哲学家的诗人,却是出人意料地吟出“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简单两句,就将历史的哲理叩问,转入现实的应答:今天的重阳,却与往年不同。遍地的黄花也不同往年!“分外香”,是因为它的根上的泥土里,洒有战士的鲜血!这是“血沃大地”!这既有对昔日战场战争胜利的回忆,也含有对烈士的悼念和敬仰!含蓄地回答了我们革命者应如何对待“易老”的人生!——它的潜台词是:这样的黄花,代表一种革命精神,面对这样黄花,我们没有理由消沉——革命的乐观主义充溢其中!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