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快乐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系列文章(二)
毛主席的快乐来自百姓,不快乐甚至流泪也来自百姓,因百姓甜而快乐,因百姓苦而不快乐。这就是以百姓心为心,以公心为百姓,公而无私啊!
1958I年2月28日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颐年堂会见苏联驻中国大使尤金。
尤金问:主席最近到各地走了一次,都到过哪些地方?
毛主席说:以前我对你讲过,解放以来我没有一天是快乐的,直到一九五五年当我看到有那么多的农民参加了合作社,我才快乐了。接着是私营工商业改造。
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快乐是因为农民过上好日子,农民真正得到解放,人与人之间真正建立起了平等的关系。其中合作社不但解决的是农民生产的问题,更是解决了农民在社会关系中真正平等的问题。因此毛主席是快乐的。
实际上,毛主席以百姓心为心,时时挂念百姓的心,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延安“窑洞对”再到西柏坡的“两个务必”再到“大鸣大放、大辩论”都是在实践人民民主,都是在改造社会关系,都是在解决使社会主义在相互关系中取得真正的胜利,建立起真正的平等。
翻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多少次改朝换代,哪一个起事的头头不是把争天下,夺政权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的?不是把登上最高权力宝座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和最高的荣耀?
一旦最高权力到手,一旦登上最高宝座,就开始变成统治者,开始蜕变,开始变成当初那个他们曾经造反痛恨的对象,又开始按照老百姓痛恨的样子统治着。
从毛主席个人来说,一个湖南农民家的三伢子,在湘漂,在京漂,在沪漂,又被逼上山打游击,在党内被留洋派排挤,几起几落,几度冷落,被搞得“臭的很”,无人问津,被敌人一路围追堵截,从江西长征到陕北再到西柏坡,好不容易站上天安门,当上主席,最终一统江山,应该是志得意满啊?
可是就当一次次的胜利到来的关头,毛主席总是不快乐,总是充满忧患意识。
由此可见,毛主席的志不是当最高领导人,也不是当一把手,更不是统治人民,而是真正为人民服务,而是改造世界。
志得意满,这是人性的底层逻辑。历史上的大多数伟大的人不也是如此吗?更何况普普通通的人呢!
革命胜利了,很多当初一道打天下的人,也开始争名誉、争地位、比较薪水,比较享受,这种思想立马就出来了,这也正是毛主席不快乐的根源,因为他时刻警惕着这种思想,从红军时期到建国后,他从来不担心外部的反动派和帝国主义,他最担心的就是内部的这种思想,这种官僚主义,这种资产阶级作风,这种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