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战无不胜的背后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品格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毛主席自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正确论述后,就亲自以秋收起义作为实践,开启了作为伟大的政治家的同时,战略家和军事家的一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在建党建军的历史上,我党我军历来人才辈出。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期间,以十大元帅、十大大将、57上将威震世界,闪耀中华。其实在授衔以前,就有不少人提议毛主席为唯一一个大元帅。但是毛主席坚决不同意,说穿着大元帅的军服,去人民群众中间不舒服。
人言“煮酒论英雄”。那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是如何评价毛主席的?篇幅所限,我挑几个有特色的评价:
朱德,十大元帅之首,有“红军之父”之称,后来常和家人说:“我一生跟过三个领袖,蔡锷、孙中山和毛主席。毛主席是我跟过的最好的一个领袖。”蔡锷不说了,孙中山,中华民国创始人,连毛主席都始终称自己是中山先生的学生。在朱德元帅眼中,毛主席要远胜于孙中山。
十大元帅中,唯一的政工元帅、罗荣桓罗帅,临终前曾说:我这一辈子就做对了一件事,就是跟着毛主席。要永远做毛主席的小学生。
这是个人崇拜吗?
再看十大元帅中有军机元帅之称的叶帅曾说(大意):我们这些人,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别人也都当过头、掌过舵,但都不行。只有毛主席,把我们这些人拢起来,干成了建立新中国并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大事。
周总理作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举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的革命家和政治家,是毛主席“最亲密的战友”(毛主席在周总理的悼词中,亲笔在亲密战友前加上的“最”),曾对别人说:“毛主席下决心要做的事,你可以表示弃权,但不要轻易表示反对。在历史上,有几次,我曾认为主席的决策不对,表示反对,但过一段时间都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以后我就谨慎了,不轻易表示反对了。但后来又有一次,我确信主席错了,我坚决表示反对,但在以后的实践却又证明是主席对了。因此,对主席的意见和决策,你可以持保留态度,但不要轻易反对。”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的一切成就是在毛泽东思想照耀下取得的。我们的党、军队和人民是受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在毛主席领导下建立功勋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开国大将之首的粟裕,回忆毛主席时,曾说:“毛主席总是既通观和掌握战争全局,又处处从战场实际情况出发。他十分重视战场指挥员的意见,给予应有的机动权和自主权,充分发挥战场指挥员的能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