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以来毛主席在哲学领域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摘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作为共产主义理论家的毛主席适应新的革命政治实践需要,继续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主席以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情况,开展了全新的、大规模的革命政治实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批注和谈话》中关于哲学的部分、《十年总结》、《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都为毛主席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内部社会具体矛盾的正确判断、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实践、无产阶级专政下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革命实践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的有力武器,为无产阶级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开辟正确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路线、开辟无产阶级专政下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哲学高度的意识形态工具。
关键词:内部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实践,认识,正确思想。
一、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列宁同志曾经深刻提出过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之后社会内部矛盾的尖锐性,他在《国家与革命》提到:“这个时期必然是阶级斗争空前残酷、阶级斗争的形式空前尖锐的时期,因而这个时期的国家就不可避免地应当是新型民主的(对无产者和一般穷人是民主的)和新型专政的(对资产阶级是专政的)国家。”遗憾的是,列宁同志过早去世,而斯大林在一定时期内忽视了阶级矛盾的严峻性,过早宣布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严重忽视官僚资产阶级在苏联继续产生的社会土壤。
毛主席在南京、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的提纲提到:“公开承认矛盾,列宁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斯大林不承认,混淆两类问题,直到死前才在理论上承认,但实际做又是一件事”。斯大林去世之后,赫鲁晓夫官僚集团用短短三年的时间,就把苏联变成了官僚资产阶级法西斯专政国家,篡夺了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雄厚的社会主义果实。赫鲁晓夫官僚集团取消了无产阶级专政,以抽象的“全民国家”代之,改变了苏联的根本阶级性质;赫鲁晓夫官僚集团取消了布尔什维克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以“全民党”代之,改变了苏联执政党的根本阶级属性;赫鲁晓夫官僚集团实行严格自上而下的官僚化、科层制政治经济管理模式,把名义上的苏联公有制经济变成了实际上的官僚私企;赫鲁晓夫官僚集团纵容苏联资产阶级嚣张的增加和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榨,对资本主义性质自由市场极其纵容。
继续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具体状况的任务,不可避免的落在了毛主席的身上。无产阶级专政后,必须预防社会主义社会的变质;社会主义社会内部,有着深刻的社会矛盾。根据中国社会内部矛盾现实,拥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捍卫无产阶级革命果实远见的毛主席深刻、创造性的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哲学理论,为无产阶级争夺正确路线的话语权、为无产阶级专政下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理论和实践道路开辟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依据。所以,毛主席说:“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