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八多”乱象,毛主席“一招”解决

2023-08-15 1324 0
作者: 血色文阁 来源: 昆仑策网

  近两年来,平时比较喜欢读毛主席的著作,其中有一篇文章又再一次让我感觉到了主席的睿智。这是一篇针对西北局调研检查后写的文章,此文后被转发全国各级单位。其大概内容如下:一九五二年十二月西北局检查组关于区、乡工作中“五多”问题的报告,写得很好。这个报告集中地反映了我们党政组织在农村工作中一些严重地脱离农民群众、损害农民及其积极分子的利益的问题,即所谓“五多”问题。“五多”,就是任务多,会议集训多,公文报告表册多,组织多,积极分子兼职多。

  ——《解决区乡工作中的“五多”问题》(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九日)

  如果我们有的人也同样喜欢拜读毛主席的著作,不难发现,那个年代存在并极力反对的很多问题,与当今时代何其类似,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后的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而我们今天采取的很多举措,也是一直在沿用毛主席当前的思想,就比如此文件中强调的“五多”现象,尽管国家多次强调要给基层减负,减轻基层负担,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从那个年代的“五多”问题之中,我们对比一下当今的工作,也可以看出,存在的大量“多”的怪象,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是会议多。举一个例子,某局一个局长,一个副局长,一个办公室主任,某天上午半天6个会议。大家说怎么开?而且每个会议都指明要求主要负责人参加。最后不得不找领导汇报实际情况,找人代会,但尽管如此,有很多与会组织者不高兴了,你参加别人的会不参加我的会就是看不起我,就是对我的份内工作不够重视,今后少不了小鞋给你穿。除此之外,以上几个会议开完之后,精神需要传达吧,于是层层开会,层层动员部署。然后会议过程中必须有照片,有记录,有方案,有总结。除此之外,中间还有动员会,部署会,推进会,总结会。似乎所有的工作都必须以会议的形式来推动,只要没有开过这些会,那在检查中你肯定是材料不全,材料不会就说明工作没干或者是不够重视。

  二是文件多。之所以文件多,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任务过于细化。现在从上至下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工作不仅要干好,还要求精细化。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过度的要求精细化就让人非常不解了,到底是以干好工作为目标,还是以打造样板为目标?如果是一个任务搞好还可以,但是基层每天面临大量的任务,不可能所有的工作都是样板。在这种不良思想的引导下,各级部门争相发文,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其次是担当精神缺乏。为什么要发文?因为可以证明这件事情我要求了,口说无凭,以文件为证,一旦出了问题就与我无关,都你是的问题。因此,发文过多也是担当精神缺乏的一个显著标志。再次是检查需要,上段已经写了,工作干没干,材料来体现,没有文件如何证明你的工作开展了呢?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