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家毛泽东,同时代中外政治家中绝无仅有

2023-09-18 979 0
作者: 陈立旭 来源: 党史博采公众号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意味隽永,首首精炼,句句激扬,气魄恢弘,荡气回肠,意境深远。读他的诗,可以体会到他英姿勃发的意气,柔情似水的爱恋,霹雳暴动的风烟,残阳如血的壮烈,战地黄花的灿烂,寒梅傲雪的品格,中流击水的激情,坐地巡天的浪漫,倚天抽剑的呐喊,风流人物的慷慨,人间正道的沧桑,鲲鹏展翅的遐思,乱云飞渡的气象,惊撼世界的宏图。许多诗词大家都由衷佩服毛泽东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在中外同时代的伟大历史人物中,只有毛泽东,兼具诗人的气质和风采。称他为诗词大家,恰如其分。

  诗以言志

  毛泽东写作的诗词,不是专门写景色或者记事物的,也不是表达小情小意的,更没有发牢骚的,研读他的每首诗词,都会从中看到他那高远的志向,宏大的意境。这些诗词,抒发了他的胸怀,表达了他的志向,正所谓“诗言志”。毛泽东生前也对诗言志极为赞成。1945年,毛泽东为诗人徐迟写了“诗言志”的题词。这既是他关于诗的一种见解,也是他对诗人的一种主张和号召。其实,更是他自己写诗意境的表达。

  青年毛泽东在他的诗词中,就已经表达了要改造国家与社会的宏大志向。他在1925年写的《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句,就表达了他的志向。而其中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句,则表达了青年毛泽东的雄浑气魄。这些诗句表明,三十多岁的毛泽东的胸襟已经足够广阔,志向已经非凡。

  在此后的诗词中,毛泽东都用不同的诗词句子,表现他为求救国救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为争取人民自由和幸福而奋斗的伟大抱负。

  ◆《十六字令 三首》

  1934年至1935年间,毛泽东写的《十六字令三首》中有这样的诗句:“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毛泽东写这些诗句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正处在艰难困苦时期,但诗句中的极大气魄,表现了毛泽东在这样困难时期仍然保持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情怀。1935年2月,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中写有这样的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其时,毛泽东与红军处在长征中,红军所处险恶环境没有解除,敌军重兵围堵正在加紧,红军减员严重。在这样的情况和形势下,毛泽东却坚定地相信中国革命必胜,他写下的这些诗句,表现出他的伟大理想和中国革命必定胜利的豪迈情怀。1935年10月,毛泽东写下《念奴娇·昆仑》一词,其中雄浑的诗句至今让人感到振奋:“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于1959年7月写的《七律·登庐山》中有这样的诗句:“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诗句中,毛泽东胸怀世界的意境非常鲜明。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