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毛主席在中秋节唯一作的诗
又到中秋,花好月圆倍思亲,故而更怨离别。47年前,即1976年9月9日凌晨,本该与家人享团圆的毛主席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人民群众。
每逢佳节倍思亲,更加想念毛主席。
在毛主席的世界里,中秋节更只是一个概念。毛主席自青年时代投入到解救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妻离人散,就鲜少与家人团聚。国将不国,何以为家?而他的家人多为烈士。
1947年中秋,毛主席写下的一首诗:
五律·喜闻捷报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当时的情况是:1947年初国共内战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处于被动状态,敌强我弱。但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全国的战事已经扭转,各大战场的人民解放军相机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中秋节之夜,毛主席漫步于神泉堡附近的黄河边,回想起战局的重大变化,想起当年撤出延安的第一仗青化砭战役的胜利,以及人民解放军所取得的养马河、蟠龙、沙家店战役等节节胜利,想到人民解放军对西北战场主动权的完全控制,毛主席不禁思绪万千,逸光遄飞,诗兴大发,挥毫赋诗《喜闻捷报》。
全诗遣词造句通俗清新,写景抒情错落有致、起伏迭宕,于平淡中见雄奇,于温婉中见豪放。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是毛主席的心声,也写出了广大战士征战的疾苦和怀土思亲之情。而广大人民此时真正翘望的不是中秋明月,而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佳音。可以告慰江东父老的是,“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是毛主席唯一在中秋节所作的诗。
中秋节,中国人都会有一次凝望。那凝望有时在水里,有时在天上。
每到中秋,中国都会静静地遐想,有时是泪水,有时是诗章。
更多的时候,中秋是一次团聚,团聚在乡音的倾吐,团聚在久别的故乡。
特别是夜晚,仰望天幕,总有一个声音会洞穿时空。杜甫的诗句浮上心头:霜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是中国人血脉里的诗,它上下流动,已穿越千年的历史。它是文化之根,滋养着华夏文明的果实。这样的夜晚,都会让我们进行一次根的追忆。
而普罗大众为了生活,到城市里四处乱窜,像没有根的萍浮。城市容不下身躯,故乡安不下灵魂,这是无数打工青年的真实写照。漂泊在外的游子,在没有战争的岁月里,与家人团聚更成了一种奢望。
中国人常常讲:饮水思源。什么是源?根在哪里?
唯一的答案:要在毛主席那里寻根溯源。
1976年的中秋节,是毛主席度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农历八月十六(九月九日)零时十分老人家与世长辞。1975年国庆那天,他对工作人员讲:“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是最后一个‘十一’了”。
毛主席走了,但他从来没有离开我们。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不舍昼夜地注视着他创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视着一代又一代中国新人。
来到天安门广场的每个人,至少能从毛主席的眼睛里读出两种意味:威严和慈祥。毛主席的威严令反动派和一切蜕化变质者惊惧。而毛主席慈祥的目光给他的人民却以巨大的亲切感和安全感。
事实上,毛主席又回到民间!人民开始理解他的所思所想、所痛所爱。仰望这思想的高峰,我们为失去而感伤、为误解而悔恨、为未来而期盼,纵有万般险阻,也无法阻挡人民对太阳的呼唤!
毛主席一生所经历的付出、牺牲和离别远远大于给予、欢喜和团圆。在此中秋佳节之际,仰望星空,追思伟人,缅怀先驱,愿天晴月更高,万里共婵娟。向普天下共同捍卫毛主席的战士致以节日的问候!
愿所有的青年,极积向上,摆脱暮气,树信仰之心;
愿所有的中年,保持初心,继续前行,发鸿鹄之志;
愿所有的老年,永葆青春之朝气,永记毛主席的教导!!
共同发扬毛主席精神,将毛主席开创的事业进行到底!!
【文/付欣宇,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红旗守卫者”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