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挺博:“这是血的著作”——写在杨开慧烈士牺牲93周年

2023-11-20 721 0
作者: 张挺博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2023年11月14日,是毛主席的结发妻子、革命伴侣杨开慧牺牲93周年纪念日。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的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9岁。一个月后,毛泽东得知杨开慧遇难的消息,心情无比沉重,带着负罪之感,写道:“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这是主席一生的痛。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一家就牺牲了6位至亲——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杨开慧,还有毛楚雄、毛岸英。杨开慧牺牲时29岁,毛泽民牺牲时47岁,毛泽建牺牲时24岁,毛泽覃牺牲时30岁,毛岸英牺牲时28岁,毛楚雄被敌人杀害时仅19岁。韶山为中国革命牺牲了1579位烈士。

  1964年3月24日,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毛泽东选集》时说,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1]。毛泽东思想不是来自书本或课堂,而是源自于火热的生活、血与火的艰苦斗争。

  毛泽东是唯一同时建盖世奇功、著天下雄文、扬人间大德,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历史巨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读毛泽东著作是学习党史革命史最简捷的办法。新中国的一整套国家制度、指导思想、国家经济基础、精神信仰都是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直到今天,这些仍然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基础。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我们这个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的真正开始。读《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这些书籍,让我们十分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历史的基本事实: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才使中国的复兴之路,走出了中国革命自身的特色。毛泽东参与建党,成就了“红船精神”;上井冈山,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三湾改编”“古田会议”铸军魂;确立游击战的战略战术;遵义会议大转折;确定陕北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理论产生的过程,在毛泽东的著作里都有具体而翔实的反映。

  毛泽东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选集》(1至4卷),体现在《毛泽东文集》(1至8卷),体现在纪念毛泽东系列文献著作、权威读本、理论专著、通俗读物中。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既要逐字逐句通读更要提纲挈领精读,从读懂毛泽东著作中学习中共党史,增强对敌斗争智慧和力量。

  第一,毛泽东这些血的著作是在书海攻读中汲取的文化精髓。史料记载,毛泽东图书馆藏书近10万卷,都是毛泽东阅览过的。毛泽东攻书有两个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书,如《共产党宣言》,延安时期就攻读不下百遍,而且每次读都有新的感受。毛泽东逝世时,床头放着6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资治通鉴》攻读了17遍,批注了17遍。毛泽东逝世后,中央文献研究室从毛泽东批注过的3000多种书刊中,选出批注密集的1242种,于2013年出版了一部260卷本3亿多字的巨型类书。其中毛泽东对《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做了长达15000多字的批注。毛泽东从攻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汲取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攻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撷取、激活、提纯、集约和升华了零珠散玉般的优秀文化元素,作为铸造党魂、军魂、民族魂的丰富原料。

查看余下7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