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展现的马克思主义真理
摘要:为了总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教训、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军事著作。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字里行间,展现的是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这篇军事巨著的一字一句,体现了什么样的真理?本文试图分析毛泽东的这篇军事著作展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展现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独特的智慧。
关键词: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对立统一
一、《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体现了什么样的世界观和认识论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开篇,毛泽东就指出——战争问题,是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解决的问题;革命战争问题,是指导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中国革命战争问题,是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特别指出:“我们现在是从事战争,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争,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中国革命战争——不论是国内战争或民族战争,是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之内进行的,比较一般的战争,一般的革命战争,又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特殊的性质。因此,在一般战争和一般革命战争的规律之外,又有它的一些特殊的规律。如果不懂得这些,就不能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打胜仗。”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列宁在批评匈牙利共产党员库恩·贝拉的时候就说:“他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可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一切现实出发”,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具体的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的分析实际问题。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这段话正是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提出了必须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特殊规律之后,毛泽东就进一步提出了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战争所要坚持的认识论。如何研究战争?如何学习战争?如何指导战争?毛泽东认为——必须实现主观符合客观、认识符合实际,必须不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战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毛泽东指出,在制定战争计划的时候,“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在制定战争计划之后,“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于新的情况。部分地改变的事差不多每一作战都是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间或有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