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博导万立明:毛泽东金融思想具有极高的时代价值

2023-12-16 1473 3
作者: 万立明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摘要】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毛泽东关注、重视金融问题并指导金融工作实践,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如今,毛泽东金融思想蕴含的历史智慧仍可提供诸多启示,包括必须突出人民性,必须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大银行国有化经营,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金融货币规律并维护金融稳定。毛泽东金融思想,对解决当今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充分发挥金融功能,仍具极大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毛泽东关注、重视金融问题并指导金融工作实践,留下了许多精辟、深刻的论述。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极少对金融工作发出直接指示,因而毛泽东金融思想散见于这之前相关批示及著述。已有研究成果中,著作较少,研究论文较多。然而,从总体来看,相关研究存在概括不准确、文本梳理不够或者将中国共产党金融政策与实践也视为毛泽东金融思想等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史料梳理,尤其是缺乏对毛泽东金融思想内涵要义及现实启示的完整分析。因此,有必要在准确全面爬梳毛泽东相关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剖析毛泽东金融思想。

  毛泽东金融思想的形成发展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金融实践为基础和土壤。早在1920年,毛泽东就开始关注金融问题,揭露军阀操纵金融、垄断银行以鱼肉百姓的本质。大革命时期,他深入考察农民运动,洞悉农民因没有为其服务的信贷机构而遭受高利贷盘剥。由此,毛泽东金融思想开始形成。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过程中,依据斗争形势需要,毛泽东又论及货币、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等问题,金融思想初步形成。抗战时期,毛泽东金融思想走向成熟,对于货币发行和金融稳定等问题深思熟虑,卓有成效地领导了金融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金融思想进一步拓展,从更宏观视角看待和处理金融问题。总体上看,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梳理毛泽东金融思想的要义和内涵、总结其特征和启示。

  一、核心:金融工作重要地位与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影响涉及各个领域,事关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等,每一位社会成员都离不开金融。毛泽东从宏观角度出发,对金融工作有过多次阐释。

  第一,毛泽东在动荡环境下就从反面清醒认识到金融的核心作用。

  1920年1月,毛泽东等人联名上书控诉军阀张敬尧“停兑纸币,勒买彩票”“操纵金融”[1](p.487)。1933年8月,毛泽东指出,“奸商和反动派在破坏我们的金融和商业,我们红色区域的对外贸易,受到极大的妨碍”,必须“巩固金融,发展贸易”[2](p.465)。1939年12月,毛泽东谴责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开设银行,垄断了中国金融和财政”,从而“在金融上、财政上扼住了中国咽喉”[3](p.81),形成剥削网。可见,倘若金融被操纵,民众肯定苦不堪言。苏区金融一旦被破坏,就难以保障经济稳定和军事斗争的开展,从而危及苏区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稳定和巩固金融,彻底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金融的垄断。这体现了毛泽东的远见卓识和睿智。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