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山穷水尽之时,为什么年轻的毛泽东能找到正确道路?

2023-12-27
作者: 栩然 来源: 栩然说

  1

  1927年春,心情抑郁的毛泽东登上了武汉黄鹤楼,将自己一腔悲怆之情抒发在了《菩萨蛮·黄鹤楼》的诗词里——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1958年,已经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对这首诗词进行了批注,前半句是:“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

  其中“烟雨莽苍苍”这一句,正代表了他当时的心情。

  而“龟蛇锁大江”这一句,是他放眼望去,远处的长江无比宽阔,却又似被“龟蛇”两股力量牢牢锁住一样。此情此景,正如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处境,革命事业看起来是大势所趋,可现实中又被两股强大的力量所牵制......

  毛泽东的思绪又回到了自己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的情景,每当遇到困惑之时,恩师杨昌济就让他读胡林翼的书,里面有句让他印象极其深刻的话:

  “天下事只在人力作为,到水尽山穷之时自有路走,只要切实去做。矢志不渝地去探索去追寻,只有历经重重磨难只有碰得头破血流甚至直到山穷水尽,才可能溯本求源知其精髓。”

  回首1921——1927年这建党最初6年的革命历程,他确实已经进行了无数次实践,矢志不渝的探寻中国未来的出路。可在屡次碰壁之后,他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诸路不通!

  当时,中国共产党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放眼望去已无路可走。那么,真的会如胡林翼书中所说,新的道路会自然生成吗?

  ......

  在很多人的固有看法里,毛主席是个“一路开挂”的人,不管形势多复杂、局势多严峻,只要他一出场就“赢了”、“稳了”......只是,这种刻板印象大错特错,一旦你深入了解毛主席,就会发现他也是个普通人,他所经历的挫折、迷茫比绝大多数人要多得多!

  我想起最近一部热播剧《问苍茫》中,有一个提法让我印象深刻:1921年至1927年,青年毛泽东逐渐从一名追随者成长为先行者、开拓者,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仔细看这三种身份,你会发现大有深意,而且难度在逐级提升。

  所谓“追随者”,就是前面有人带路,只需要跟着走的人。这个身份的难度最小,不需要深入思考,只需要听话照做就行;

  所谓“先行者”,就是敢为天下先,率先采取行动的人。这个身份的难度有所提升,既需要超前的思想,又需要敢于冒险的胆识;

  所谓“开拓者”,就是前方已无现成的路可走,在一片混沌中开辟出新道路的人。这个身份难度最大,既需要有“大破大立”的魄力,更需要跨越历史的超前眼光。

  这条新路,便是1958年毛主席对《菩萨蛮·黄鹤楼》批注的后半句:“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抗,从此找到了出路。”

  如今,我们早就知道“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仅仅看这个答案,你一定会觉得平平无奇。但你知不知道,这是一条根本找不到先例的全新道路,这更是在中国共产党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呈现在历史面前的唯一出路?

  当答案在毛泽东脑海中闪现出来的那一刻,他的心中无比确信:对,这就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寻找答案的过程,远比答案本身更重要。那么,毛主席身上到底有什么特质,让他找到了这个历史的终极答案的呢?更重要的是,毛主席一路蜕变的过程,对当今的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我认真总结了一下,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向下扎根,对内协调,向上思考!

  2

  向下扎根:躬身入局,身体力行,方能知事物之精髓

  不知大家在工作中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凡是由上级指派到基层的“空降兵”,做一些巡视、督导工作是可以的,但如果在基层做一些具体工作,产生一些实际成绩,那确实很有难度。

  为啥呢?因为他没有在基层工作的经历,没有在实战中浸泡足够长的时间,遇到实际问题就会“两眼一抹黑”。经常是做出的方案看起来非常有道理,可到基层一执行,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基层的基本情况是什么?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什么?团队里的人都有什么性格特点?这些统统不知道,还怎么开展工作?这是典型的“根基不牢”。

  《韩非子·显学》中有一句名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意思是选拔高层的官员和将领,一定要从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中选拔,否则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就可能是纸上谈兵,耽误国家大事。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瞿秋白、博古等人既在苏联喝过布尔什维克的“洋墨水”,又长期待中央指导工作,为什么就没成为中国革命的领袖呢?

  在经历了一些实践沉淀之后我明白了,因为他们在基层没有足够的扎根,在书本上“勾圈圈”做出的方案,与现实不符。

  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那个人,为什么偏偏是曾被批评为“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长期被排挤出领导层的毛泽东?

  因为他写的报告、做的方案,都是双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是从基层人民的调查中汇总出来的,虽然不符合原汁原味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却确实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前面提到的那部《问苍茫》剧中一个场景让我印象很深: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采纳了共产国际的建议,在城市搞工人运动。于是,青年毛泽东试图去说服湖南劳工会的黄爱、庞人铨,却被黄爱的一句话警醒:

  “你当过工人吗?仲甫先生、守常先生,恐怕也没当过工人吧?工人的事,并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润之先生的理想过于伟大,但恕我直言,终归是纸上谈兵。”

  这句话警醒了毛泽东,他想起了岳麓书院的匾额:实事求是,索其实证,求其真知。如果不亲身走到工人当中去,不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情况,又谈何组织领导他们呢?

  1921秋,毛泽东踏上了第一次去安源考察的路。在一辆驴车上,他与一个名叫“冬伢子”的童工一路交谈,就听到了两件震惊的事情--

  第一件:孩子8岁时就能下矿工作,有个叫“黑伢子”的童工6岁就下矿了,结果死在矿里了;

  第二件:通往矿的路上,居然还闹鬼(后来知道这个女人叫马嫂,男人死在矿里了,她怕别人靠近她,故意装成鬼来吓人)。

  在安源路矿,毛泽东走进了黑乎乎的矿道里,看见矿工们赤裸着身子辛苦劳作,斜着身子能挖一整天矿。可又有什么办法?只要矿段下命令,工人就非下井不可,否则骨头都能打断!

  冬伢子告诉他,矿工内部流传着一句话:“少年进炭棚,老来背竹筒,病了赶你走,死了不如狗。”

  在矿工的住处,毛泽东发现小小的房间里居然住了六七十人,不但极其拥挤而且虱子、臭虫成堆,咬得矿工身上跟蛇皮一样。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矿工即使生病也不敢歇息,毕竟工钱还未到手,一旦被矿段轰走,那么前面的工钱一毫都要不回来。

  跟矿工们一起吃饭,毛泽东发现饭居然是发霉米做的,甚至有人在里面吃出了蚯蚓、臭虫。于是矿工们在苦中自嘲,说自己干的是牛马活,吃的是猪狗食。

  看到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景象,毛泽东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安源就是活地狱,矿工们受尽了阶级压迫和剥削,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真是苦不堪言。

  社会实践是一本“无字之书”,读懂它需要躬身入局的经历,需要在身体力行的过程去感悟,这比在书本上“勾圈圈”一万遍都来得有效!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毛泽东后来能胜利的领导“安源大罢工”?原因很简单:毛泽东深入到了工人群体之中,真正理解他们的生活处境,并且真心对待他们,切切实实为他们谋福利、谋幸福。

  这更就不难理解,未来为什么有那么多劳苦大众愿意跟着毛泽东闹革命,遇到再多的困难也会勇往直前,即使是抛头颅、洒热血也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原因是一样的:毛泽东的基层工作做得非常扎实!

  如果我们把眼光看向之后的党史,读一读毛主席写下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长岗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诸多调查报告,又会产生一种极其震撼的感觉:这里的数据真是详细的不能再详细了!

  这些都是他不断向下扎根产生的结果,这些数据会在未来展现出无限的生命力!

  3

  对内协调:统筹意见,团结多数,激发正面动机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团队内部意见不一的情况,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对事情的观点不同,自然产生的意见不同。

  当然,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团队内部一团和气,那反而离垮掉不远了。有分歧是好事,真理越辩越明嘛。

  这时候,如何处理分歧、协调意见就非常重要了,否则要么团队内部会陷入无休止的讨论,要么执行起来会严重内耗。

  关键是,如何做好对内协调,让工作顺利推进呢?

  第一次国共合作伊始,毛泽东就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24年2月,毛泽东被派往上海,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工作。

  他来到执行部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国民党员重新登记。老党员也都要经过填表和审查后才能成为改组后的国民党员,发给党证。作为秘书,毛泽东具体负责这件事。

  这本来是个不大不小的事,但是进展非常不顺利,一些资深的国民党老同志故意找茬,拒不配合。就连中央监察委员会五名监委之一的谢持,都自恃老资格、有资历,故意为难不填表。

  这下子,事情就陷入了僵局:

  耐心讲政策吧,对方会说“少给我讲大道理”、“少拿孙总理压我”;

  据理力争吧,会直接激化矛盾,引起更强烈的抵触,工作更难开展;

  放弃吧,就相当于放下了原则,工作同样无法推进下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咱们不要只看表面,更要看深层次原因,探究对方的真实动机。

  原来,当时国民党内部在商议是否与共产党合作时,其内部也存在不同的意见,一些右派人物就曾明确表示反对,谢持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后来因为孙中山的拍板,才定下了国共合作的基调。

  国共合作之后,这些右派人物就故意在共产党员面前设置障碍,深层次动机就是阻碍工作,让他们知难而退。

  不只是谢持,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叶楚伧也为毛泽东的工作设置障碍,甚至以各种理由拖欠工资。按照每个月120块大洋来算,半年就是720块大洋,导致毛泽东一度连养家的钱都没有。

  当谢持前来兴师问罪时,叶楚伧不但没有平息事端,甚至在一旁煽风点火,激化矛盾,把矛头指向了共产党员。

  事情貌似已经陷入死局了,如果你遇到了这么棘手的问题,该怎么应对呢?接下来毛泽东的处理方式,让我眼前一亮。

  他专门来到了谢持的住处,细数了谢持过去在成都起义、重庆起义、刺杀袁世凯等方面的成绩,并表示了敬佩之情。

  这一通话说下去,谢持的态度立刻软下来一半。毕竟,这些都是他引以为傲的经历,他的内心升起了一个声音:想不到这个年轻后生,居然如此懂我?

  态度软下去之后,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毛泽东详细解释了国民党员登记工作的重要性,说这与谢持过去推翻帝制、护国护法的作为,有着同样的意义。

  这下子,谢持的态度就转变了。

  在思索片刻之后,他接过了毛泽东递过来的笔,心悦诚服的填了表格。

  你看,整个过程居然如此的顺利?毛泽东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解决了一个貌似无法解决的问题。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想了一下,核心是激发了对方的正面动机。

  任何人的言行背后,都有相应的正面动机做支撑。有时候,我们在对方的言行方面下功夫会收效甚微,但一旦激发了对方的正面动机,一切障碍都会烟消云散。

  协调团队的意见,如果只是搞“调和主义”,把矛盾压下去让表面一片平和,那只能治标不治本;如果搞强压的方式就更不可取,那只会加速内部矛盾的滋生。

  真正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团队的思想工作。

  看到了毛主席的这段经历,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日后如此重视党组织的思想工作,把党支部建在连队组织上,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打造出了一支思想高度统一的军队。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在未来取得胜利,是因为最广大的人群支持共产党走向胜利;

  人民群众之所以支撑,就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思想工作”的核心武器,激发了最广大人群的正面动机。

  4

  向上思考:破局需要“革心”,革心就需要挣脱传统思想束缚

  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就曾读过《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上一篇文章名叫《革心!革新!》的社论,他对其中的观点深表认同:“改造社会、改造思想!”

  文章指出,“革新”是改造社会,“革心”是改造我们的思想,“革心”是“革新”的前提和基础,“革新”是“革心”的目的,改造自身思想与改造社会结合起来,用世界新思潮、新思想武装我们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把有这样志向的人团结起来,实现对中国社会的根本改造。

  至于《革心!革新!》的作者,其实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时任天津学生联合会负责人周恩来。

  有句话叫“重复旧的做法,只能得到旧的结果”,回首100年前的旧中国,社会矛盾积淀已久,要想把一些局部的、具体的问题逐一解决、零星解决,无异于“扬汤止沸”,自欺欺人而已。

  要想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就必须从思想根源上进行“革心”,打破旧传统、旧思想的条条框框,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思想。

  电视剧《问苍茫》中有这么一段冲突非常剧烈的剧情:

  毛泽东携妻杨开慧回到老家韶山冲,在祠堂里开办农民夜校,毛泽东为当地农民授课,杨开慧和弟媳王淑兰在院子里给大家热饭。

  本来是一件好事,可又有人说“女人不能进祠堂,会坏了祖宗规矩”,这时杨开慧就说了一句颇有深意的话:“大伙儿觉得是吃饭重要,还是规矩重要?”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司马光砸缸”的典故。当下小伙伴都已经掉入水缸里了,那么到底水缸重要,还是生命重要?

  形势已经万分紧急,此时就需要一种“打破坛坛罐罐、突破条条框框”的魄力,用一种突破常规的方法救人,解决实际问题。

  同样,对于这些长期遭受剥削压迫的韶山冲农民来说,到底是吃饱肚子重要,还是固守着陈规陋习重要?

  这下子,当地团防局长成胥生恐慌了,他平日经常欺压百姓,他担心农民上夜校之后,就会跟他对着干。于是,成胥生特地请了当地几位颇有威望的族长,以“妇女进祠堂”为由不断添油加醋,抨击毛泽东办夜校的事。

  果然,一番言语激起了各个族长的愤怒,其中一个被人尊称为罗老的人立刻表示,要严厉打击这种行为。

  接下来,罗老派人堵住了祠堂,将祠堂里的女人绑了起来,当着韶山冲乡亲们的面重申祖宗留下的规矩,并细数妇女们的“罪状”,甚至一度要对她们处以“沉潭”的极刑。

  此时代表新思想的杨开慧站出来据理力争,与代表旧思想的罗老针锋相对,却引发了罗老的愤怒:“把她一并绑了!”

  你看,新思想和旧思想的斗争到底有多激烈?

  关键时刻,毛泽东站了出来,给乡亲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了那些所谓的祖宗规矩,难道连至亲之人的生命都不管不顾了吗?

  接下来,毛泽东和罗老进行了思想沟通,结果成功说服罗老放下了旧思想,接受了新思想,让罗老说出了“男女一视同仁”的话。

  看到这个场景,我不禁想到:旧思想是不会主动消亡的,因此新思想的发展必然以一种反反复复、曲曲折折的姿态“螺旋式上升”,但新思想取代旧思想的趋势是必然的、不可逆的,它代表了时代的潮流!

  对于韶山冲来说,这个小名叫“石三伢子”的年轻人打破了传统束缚,改变了乡亲们的思想面貌,这已是当地的一件大事。

  当时乡亲们并不知道,这个大名叫毛泽东的韶山人,将在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带领人民开拓出一片名叫“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路。这条新路突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但确实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1949年3月,当中央领导集体进京赶考时,毛主席又回忆起自己“大破大立,寻找新路”的立场,不禁感慨的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从1921年到1927年,毛泽东虽然还没有成就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甚至经历了诸多“诸路不通”的磨难,但那些成大事之人的特质,却已悄然根植在他身上,成为了让他受益一生的财富。

  向下扎根,对内协调,向上思考,每一项都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只要把这些综合在一起,就会找到自己真正的理想所在。

  路已经生成了,达成理想还会遥远吗?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