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毛泽东思想海外影响力的提升与启示

2024-01-05 1996 0
作者: 丁一 来源: 昆仑策网

图片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不仅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且深刻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研究表明,毛泽东思想的海外影响力提升大致经历了初步兴起(1949年之前)、广泛传播(1949年至1978年)以及深度传播(1978年至今)三个阶段。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能在海外广泛传播,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革命性、真理性等特点之外,对于新时代创新中国理论“走出去”的对外传播策略、积极发展文化外交、做好中国理论的传播工作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新时代,在提升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发挥传播主体广泛性;拓宽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机制有效性;找准价值认同,提升传播内容针对性;创新表达载体,增强传播方式多样性,为中国走向世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不仅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且深刻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因此,厘清毛泽东思想海外影响力提升的历程脉络、理论价值、实践探索,深刻总结其基本经验,对于在新时代提升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增强文化自觉、理论自信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话语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时代意蕴。

  一、毛泽东思想海外影响力提升的发展历程

  毛泽东思想海外影响力提升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初步兴起阶段、广泛传播阶段、深度传播阶段。

  (一)初步兴起阶段(1949年之前):通过媒体等多渠道提升海外影响力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思想的海外传播历程已经逐步开启,但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受到交通系统不便利、信息传播不畅通的影响以及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封锁,毛泽东思想的传播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尚未实现大规模的广泛传播。此时,国际进步机构和进步人士是毛泽东思想主要的传播主体,他们通过各类媒介和人文交流传播平台,依托新闻报道等传播载体,初步开展了一系列毛泽东思想的传播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海外影响力成效。

  在革命抗战时期,中国通过主动翻译毛泽东著作,以其为载体,向海外积极传播毛泽东思想。许孟雄是最早把毛泽东著作译成英文的中国人,参与翻译《论持久战》等几十篇毛泽东思想相关著作。最早将毛泽东思想介绍给世界人民的是共产国际。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俄文版在共产国际执委会机关刊物《共产国际》上发表,这是毛泽东著作第一次在国外发表。1934年,共产国际翻译出版第一本毛泽东文集《经济建设与查田运动》。《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英译本,是国外最早翻译出版的毛泽东著作单行本。[1] 1935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法国巴黎创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刊物《救国时报》,刊登了13篇毛泽东的著作,最高时发行2万份,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2] 1945年,延安印刷出版第一本英文版的《论联合政府》。由于物质资源水平不高,该书为手工检字,由半透明的粉连纸印刷。通过将该书发放给外国记者和中外人士,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开启了在海外传播的新征程。1948年,俄文编译小组翻译出版第一套俄文版《毛泽东选集》,在苏东地区广泛传播。[3]由此,毛泽东著作在海外部分地区的传播活动开始逐步兴起。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