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眼中的毛泽东:“为人民而辛勤劳苦”
毛泽东与张澜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密切合作,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民主党派之间肝胆相照的历史佳话。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程中,张澜深切地感受到毛泽东“为人民而辛勤劳苦”。
(一)
张澜与毛泽东的最早相识,是在1945年8月的重庆。此前张澜通过阅读毛泽东的不少著作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的主张,毛泽东对张澜为和平与民主奔波的努力也十分赞赏,两人可谓神交已久。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张澜不顾74岁高龄到重庆九龙机场亲迎毛泽东。国共谈判的紧张间隙,毛泽东会见民主人士,广泛团结社会各界力量,竭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8月30日下午,毛泽东第一次访问民盟总部特园。张澜对毛泽东说道,你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富强,不顾个人安危飞抵重庆,实为敬佩,并斥责蒋介石不顾信义,在演鸿门宴。毛泽东称,民主在蒋介石那里已成为“时髦货”,共产党将以实际行动揭示其真面目,还阐述了《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的举措。张澜明确表示支持。张澜深知毛泽东是创造“中国的共产主义的人”,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是他敬仰毛泽东之处。
9月2日上午,张澜代表民盟在特园宴请毛泽东,毛泽东动情地说道:今天我们聚会“民主之家”,今后共同努力,生活在民主之国。在张澜看来,这是毛泽东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象征。一向审慎持重的张澜在目送毛泽东离开特园后感慨道“得天下者,毛润之也”。
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秘密部署阎锡山进犯上党地区,令张澜等极为愤慨。9月15日,毛泽东第三次到访特园,张澜坦言蒋介石已丧失民心,全国人民把期望寄托于共产党人身上,你们一定要坚持,好为中国保存一些干净土地。毛泽东坚决表示中国共产党定会针锋相对、寸土不让。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共产党追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诚意,张澜主动向毛泽东建议,国共谈判一旦达成任何协议,应公诸于众,以防蒋介石将来不认账。毛泽东欣然采纳。张澜还提出给国共双方写一封公开信,毛泽东深表认同,赞誉张澜“老成谋国”。9月18日,张澜在《新民报》上发表《致国共两党领袖的公开信》,呼吁全国人民公开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毛泽东三访特园会晤张澜,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与民盟的合作诚意,双方达成了今后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事前协商交换意见、共同商讨后采取一致行动的协定。张澜曾向来访的朋友介绍重庆谈判情况,称赞毛泽东顺应民情,不顾个人安危,到重庆谈判,令他很受感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