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独立地天才地创立的伟大的军事理论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同志独立地天才地创立的伟大的军事理论——读书笔记
彭志雄
二0二五年二月十七日
今天继续读《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的回忆 真实的毛泽东》(上)。读到刘长明的《大决战中毛主席的指挥艺术》,脑海里突然冒出这么个题目。这个题目实在太大,要写厚厚一本书才能说明问题。但今天我不是做学术研究,而是做读书笔记,写学习心得,不可能铺张扬厉展开论述。但这个论题是我过去几十年读毛主席的军事著作、读各种毛泽东文章选集、读中共党史军史、读大量的相关回忆录和权威性文献等得出的久藏于心,自信经得起检验的结论。俗话说,滴水见阳光。今天只是从浩瀚的史料海洋中舀一点水,以飨读者。
《大决战中毛主席的指挥艺术》作者刘长明,1938年1月参加革命,后任中央军委作战室参谋,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又在西柏坡军委作战室工作。他的回忆真实可信。
他说:自1946年6月下旬解放战争开始,我在延安枣园作战室工作时,开始接触毛主席。1947年3月撤离延安后,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在毛主席身边做参谋和机要秘书工作。1948年4月,中央机关转移到西柏坡不久,他回到中央军委作战部西柏坡作战室。在大决战中,几乎每天都到毛主席那里汇报战况或呈送相关军事文书,直接观察到毛主席对全军作战的指挥方式和工作习惯,亲自领悟到毛主席在战略战役指挥上非凡的智慧和艺术。
刘长明说:毛主席对战略全局有着非凡的洞察力,适时制定和调整我军的战略方针。解放战争开始,面对国民党430万优势兵力的全面进攻,当时党内军内有相当一部分干部思想混乱(请注意:是相当一部分干部),舍不得放弃从日寇铁蹄下解放的土地,特别是一些城市,因而作战行动上往往处于被动。毛主席反复做工作,强调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毛主席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当全军认真贯彻执行了毛主席制定的这一正确作战方针,战局别开生面。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我军不仅打败了蒋介石的全面进攻,也粉碎了敌人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解放战争第二年,毛主席又适时提出举行全国性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的战略方针。战争进入第三年,敌我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毛主席又及时果断决定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大决战,指示各野战军“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思想。”于是,1948年9月从济南战役开始,先后举行了辽沈、淮海、平津几个举世闻名的伟大战役,书写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乃至人类战争史上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