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毛主席跟周总理说了一个计划,默默地守护了我们几十年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的云烟,
日久弥新;
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
更臻醇厚;
1965年10月下旬的一天,毛主席突然给周总理打电话,约他到自己的办公室见面。
电话那头的毛主席语气略显严肃,这位与其并肩作战将近半个世纪的老战友,还是第一次在电话里感受到主席如此严肃。
挂掉电话,他匆匆赶去了毛主席位于丰泽园菊香书屋的办公室,因为他非常了解毛主席。其如此严肃,事情绝对十分紧急,而且肯定不是小事。
见面后,主席并没有多余的客套,将周总理让进了里屋,接着挥了挥手,示意所有警卫员全部撤到屋外戒备。
紧接着,主席以一副严肃的表情招呼总理坐下,说了一番话。
听后,周总理心中咯噔一下,整个人瞬间警觉了起来。
因为毛主席讲了一个宏伟计划:着手建造一座地下核长城。
那么,当时的中国究竟面临怎样的困境,使得毛主席如此匆忙地召集周恩来前来商讨?毛主席口中的地下核长城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上世纪60年代我国面临的国际局势说起。
一、国际局势风云突变
早在二战后期,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枚原子弹时,随着腾空而起的两朵蘑菇云直接导致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全世界看到了原子弹及核武器的强大威力。
其实美方也曾想对我国使用这一武器。在我国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将原子弹通过航母运到了朝鲜半岛附近,准备伺机对我志愿军进行核打击。
面对美国数次“核大棒”威胁,毛泽东意识到,中国要有自己的核武器。于是在苏联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国的核事业在艰难中前行。
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去世,新上任的赫鲁晓夫很快对斯大林进行批判,并改变了原有的对华态度。
两年后,苏联又将所有支援中国建设的苏联专家召集回国,临走时还销毁了很多技术图纸。
自杜鲁门主义出台之后,美苏两国正式进入冷战的敌对状态,但是1955-1960年美苏关系趋于缓和,两国进入短暂的“蜜月期”,此时的中国面临两个拳头打人的艰难困境。
此时的中国随时面临着美苏两国的核威胁,1964年中国的第一课原子弹试验成功,中国自此有了自己的核武器。
其实,在我国制造核武器的消息被泄露出去之后,尤其是有消息透露我国准备进行核试验之前,美国就曾经制定了详细的突袭计划,目的就是迫使中国停止一切目前正在进行的有关核试验。
在1961年至1963年两年的时间内,美国就利用其间谍卫星对我国境内进行了多达24次的侦查,通过数据分析准确辨认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罗布泊基地,并最终确信中国将会在1964年实现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