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批示:拖拉机型号名称不可用洋字
1957年,第一拖拉机厂的厂房基本完成建设。
新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台拖拉机呼之欲出……
大家迫不及待地为这台拖拉机
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当然,第一台只代表开始。
想要提高拖拉机的产量和质量,
一拖人还要继往开来、不断探索……
一、中学文化的游击队长,学习一年成工业专家
为解决干部素质问题,第一拖拉机厂内迅速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由外行变内行”、“向科学进军”成了最流行的口头禅。
第一拖拉机厂分批派遣了各个岗位的管理人员到苏联哈尔科夫拖拉机厂去实地学习,其中的第一批由厂办主任马捷带队,苏联方面由一位副总工程师亲自接待。
安顺宗
原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党校校长
苏联的副总工师就问:“你们这一批人来学习的肯定都是大学生吧?”然后马捷就笑了笑说:“据我所知,我们这一批人没有一个大学生。”马捷是新四军的游击队的队长,也就中学毕业。当时苏联总师就很诧异:“那你怎么学,你们都没有文化。”马捷就说:“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来向你们学习嘛。”
一年后,这批中国学员回国时全都获得了成绩优异的评价,巨大的进步让苏联老师刮目相看。而马捷成为了专家型干部,得到了周总理的肯定。
二、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名叫:东方红
毛泽东主席在一机部关于产品选型的请示报告上写下了他的要求:
拖拉机样式和性能一定要适应我国的气候和地形,一定要综合利用,其成本一定要尽可能降低。
于是,第一拖拉机厂引进的第一个拖拉机被最终确定为苏联的DT-54型履带式拖拉机。这是一台大型履带式拖拉机,重5.1吨,每天可耕地8公顷,相当于40头牛的工作量。
但是一拖的干部和职工们还有一个重要任务:为拖拉机起一个响亮的中国名字。
第一拖拉机厂打算用型号名称“DT-54”来命名这台拖拉机,但是毛主席在关于选型的批示中特别要求:拖拉机型号名称不可用洋字。
一场起名热潮开始了。有人提出以龙门石窟、白马寺等洛阳的标志性景点来给拖拉机命名,但大家认为都不够理想。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一首歌曲给起名的工作带来了转机。第一拖拉机厂职工合唱团曾演唱的歌曲《东方红》启发了安顺宗的父亲——厂办主任安道平,新中国的第一台拖拉机最终得名:东方红。
1958年7月20日。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终于装配完成,虽然这只是用手工方式完成的一台样机,但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它是新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
拖拉机径直开到附近的唐屯公社,一进村就被围得水泄不通,乡亲们抚摸着这台拖拉机,就像抚摸自家刚刚诞生的婴儿,喜悦溢于言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