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桥晚年接受采访,回忆毛主席对粟裕评价:再不讲永远没人知道
前言
图 晚年李银桥
毛主席的贴身卫士长李银桥,晚年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毛主席曾多次当着陈毅及邓小平的面,表扬粟裕,但不知为何这些话就是传不出来。
其实在淮海战役结束,渡江战役开始前,邓小平就曾和毛主席说道:“在淮海战役中,粟裕是立了大功的。”
毛主席听过之后,表示肯定:“我晓得的,粟裕的功劳最大!”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与陈毅一同乘坐火车经南京、徐州、济南返回北京期间,他就曾多次提及粟裕,并称赞其会打仗能带兵,立了第一功,这时陈毅表示粟裕是樊哙、韩信,但毛主席听了却很是生气:
“粟裕一不是樊哙二不是韩信,我毛泽东也不是刘邦!粟裕就是粟裕,粟裕是人民的好儿子。”
回忆到这儿,李银桥表示,我再不讲,永远没人知道。
图 李银桥和毛主席
粟裕上了井冈山,保护毛泽东安全
1928年1月,粟裕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于同年4月跟随部队上了井冈山,在这期间,他一直以毛泽东为师,并默默地跟着毛泽东“学打仗”,不断研究运兵遣将的战法,逐渐得到认可。
1929年6月,毛泽东在红四军七大上落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离开前委书记的岗位,决心前往福建永定的天子洞养病,当时身为红四军基层干部的粟裕,接到命令带领所部保护毛泽东,就这样,他们二人之间有了第一次长时间的接触。
在这期间,粟裕不敢有丝毫疏忽懈怠,十分尽职尽责,他将全连百十来号人分成两拨,自己带着其中一拨跟在毛泽东身边,时刻注意他的安全,而另一拨则安排在驻地附近活动,视察周围动静。
图 粟裕
尽管说当时毛泽东的心情十分沉重,但粟裕却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不仅仅耐心细致,而且保卫工作做得十分到位,有了安全保障之后,他便可以放心的埋头写东西了。
粟裕是个老实人,他除了每天的例行探望和问候之外,从不会轻易打扰,同样这也是毛泽东非常欣赏他的一点。
众所周知,毛泽东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尤其能和他一起走过低谷,患难与共的,更是会铭记在心,同样这也是后来毛泽东对粟裕信任有加,并将华东野战军的战役指挥权交给他的原因,并多次叮嘱“不必请示”,常常委以重任的基础。
1930年年底,粟裕成为了高级指挥员,并担任红六十四师师长,虽然说这个师的装备较为简陋,但却与红军主力红四军一样,直属红一方面军总部指挥,归总司令朱德以及政委毛泽东直接指挥。
图 朱德和毛主席
在这样的情况下,粟裕和毛泽东之间的交集便多了起来,并正式开始学习打仗,在第一次的反围剿中,粟裕还大胆的向毛泽东提出了自己想法,经采纳之后,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