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远:毛主席读史的两条批注看他的制胜之道

2024-03-19 843 1
作者: 徐中远 来源: 红色文化网

  毛泽东主席晚年读《二十四史·新五代史》时,写下了两条关于读兵书的独有的批注。正确学习理解把握这两条独特的读书批注,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毛泽东这两条关于读兵书的批注,既直接关系到应当怎样正确理解、把握他的关于读兵书的思想理念及观点主张,也关系到我们应当怎样学习掌握军事理论、怎样运用军事科学理论解决实际军事斗争中的具体问题。就是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过的“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是为了用,学是为了解决实际军事斗争中的具体问题。“如果你能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17页)

  下面,笔者就联系毛泽东同志的这两条读书批注,说说本人对这两条独有的读史批注的学习理解和相关的想法。

  先说第一条批注:“兵书多坏事,少读为佳。”

  这条批注,是毛泽东在读《新五代史》卷二十二《刘鄩传》第4-5面版心文字时,在第5面的天头上写下的。毛泽东在此为什么批注“兵书多坏事,少读为佳”?为便于读者理解毛泽东这条批注的意思,笔者还是先把原书版心这段文字的大致意思先向读者介绍一下。

  这段版心文字说的是,晋庄宗在魏州时,多次用重兵压向刘鄩军营,刘鄩不肯出来迎战,但梁末帝又屡次催促刘鄩命令他出来迎战。晋庄宗和各位将领商量说:“刘鄩学习《六韬》,喜欢用机智用兵,本想向我示弱,然后袭击我,现在他被梁末帝逼着,一定想速战速决。”于是扬言说要率兵返回太原,命令符存审留守魏州,表面上率兵西归,却悄悄屯兵贝州。刘鄩果然上报梁末帝说:“晋王已经回太原了,魏州没有防备,可以进击了。”于是率领一万多人攻打魏州城东,晋庄宗率兵从贝州返回来袭击他。刘鄩忽然看见晋军,吃惊地说:“晋王怎么会在这里呢?”刘鄩带兵撤退,晋军追到故元城,庄宗和符存审两面夹击,刘鄩命令军队摆出圆阵抵御晋军。晋军两支部队配合,刘鄩大败,向南逃跑,从黎阳渡过黄河,到达滑州。

  从上面记述的这段版心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熟读兵书《六韬》的刘鄩号称一步百计,喜欢照兵书战法机变用兵,缺少实战经验,晋军弄清他的这一弱点之后,便设计扬言说要率兵返回太原,命令符存审留守魏州,表面上率兵西归,给刘制造假相,实际上是悄悄屯兵于贝州。刘鄩果然以假当真,亲率一万多人攻打魏州城东,正中晋庄宗之计,晋军即从贝州返回来袭击他。此时,刘鄩本没有想到晋军会来得如此之快,当他撤退逃跑时,庄宗和符存审两支部又两面夹击,相互配合,刘鄩无招架之力,大败南逃。所以,毛泽东读完这段记述文字之后,即写了“兵书多坏事,少读为佳”的批注。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