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像李大钊一样的人:纪念这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诞辰130周年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是无数革命者心中的精神导师,是一个为践行信仰的殉道者,是一位精神境界高尚的共产党人。、
他在青年学生时代,就立下了为民族奋斗的指向;他在做教师期间,更是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在华北的原野……
他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做像李大钊一样的青年学生
130年前,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
在他很小的时候,听老师讲太平天国的故事,就非常羡慕农民起义领xiu洪秀全。
上小学时,他立下了报国的豪情“欲立其身,先忧其国……念书就是为了强国富民。”
面对社会的黑暗和国家危亡的局势,艰辛备尝的青年李大钊的爱国热情更加高涨了。
1907年,18岁的李大钊因“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决然考入北洋法政学校,并放弃已获得的“理财致个人之富”的发展机会。
1913年冬,李大钊东渡日本留学,他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
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
他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他大声疾呼中国人民用卧薪尝胆的精神进行抗争,他因参加反日斗争而被当时就读的学校除名,但他毫不后悔。在青年李大钊看来,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相比,个人的学业前途是微不足道的。
正是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促使李大钊同志奋不顾身、英勇战斗。
1916年在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一篇关于《青春》的重要文章:“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他对青年寄予厚望,号召青年“以青春中华之创造为唯一之使命”,“不要回顾,不要踌躇,一往直前”。
“青春”意味着向上、朝气、进步、活力,是一个人精力最旺盛的朝气蓬勃时期。正如毛主席所说,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捌玖点钟的太阳,应该是干事业大有作为的时代。
每个有理想的人,都应该保持心理意义上的“向上、朝气、进步、活力”的青春心态。
李大钊身上体现出的时刻牵挂国家兴亡、时刻不忘人民疾苦并为之奋斗的青春精神和青年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提倡。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