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为著名作家魏巍百年华诞而作
正文
作者:赵朕(曾任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转眼间,著名作家魏巍的百年华诞悄然而至,距离魏老驾鹤西游时光又滑过了12个年头。时光无情人有情,每逢魏老的生辰、忌日,我总是情不自抑地回忆起与魏老交往的一些往事,以及魏老灼灼生辉的人格魅力。
当年得知著名作家魏巍病故的噩耗,我呆坐在电脑旁,脑子里一片空白,想为魏老写些什么,却一时不知如何在键盘上敲下第一个字。从魏老住院捌玖个月的病况和年龄来看,这似乎是个难以摆脱的归宿,可是我心里却还是觉得很突然:“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您走得这么匆忙,这么急促,感情上无论如何,我是接受不了的。然而,不容辩驳的事实却是,您真的走了,真的带着满腔热爱、满腔忧虑、满腔积郁,步履蹒跚地走了!
大约在此前的一个月以前,我听到魏老住院的消息,心里就咯噔一下,十分惦念魏老的健康。当时因为我一时不能脱身,曾与魏老的公子魏猛通电话,了解魏老的病情,还让在北京的我女儿和女婿前往301医院,代我看望了魏老。女儿告诉我,魏老的精神状态不错,他们去看望时,魏老很高兴地说了“没想到赵朕有这么好的女儿”,“你爸的文章写得很好”等话。当时,魏老的朋友正与他谈要编一本书的事,请魏老当主编,他还欣然答应了。听了女儿和女婿的介绍,稳定了我的情绪,我似乎有点暂时的放心,便抓紧时间拜读魏老从医院给我捎来的两本新著:《新语丝》和《四行日记》,准备写篇学习心得发表后,带着样报去看望魏老,没有料到这篇文章还没有来得及付梓,魏老便去拜会马克思了!没能在魏老生前见上一面,没有最后聆听魏老的教诲,成了我终身的遗憾,无可挽回的遗憾!
我与魏老结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在当年抗美援朝的那几年,正在读小学的我,因为喜爱文学,很喜欢读报纸上的“朝鲜通讯”。几乎所有的“朝鲜通讯”,我都读过,尤其是署名魏巍的通讯,更引起我的注意。如《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谁是最可爱的人》《前进吧,祖国!》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读中学时,《谁是最可爱的人》选入课本,通过老师的讲授,我对魏老和他的作品有了深入的理解。深刻地认识到这篇文章,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人民军队的感情,过去称人民军队为子弟兵,此文问世后,直到如今将解放军称作“最可爱的人”,社会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这篇文章的核心是弘扬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哺育了几代人的成长,引起了最广泛的共鸣和最大的反响,仅就此点,魏老的贡献是永驻青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