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功臣王明健逝世,他背后的毛主席像,熠熠生辉!

2020-07-13 15059 10
作者: 红色小兵1226 来源: 红色小兵


打不开?点这里>>>

红色小兵原创视频:送别原子弹功臣

  送别英雄!

  2020年7月7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燃料功臣王明健在广东逝世。

  小编看到新闻才知道,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所用的铀原料,竟然是用土法炼制出来的。

  王明健和他领导的技术团队,在面对我国工业实力薄弱和苏联技术封锁的双重压力下,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终于创造性研究出“土法炼铀法”:

  1、 筛选富矿

  2、 把富矿用铁锤打碎

  3、 在木桶中用稀硫酸浸洗,将铀“泡”出来

  4、 最后用氨水中和,用“豆腐布”过滤,获得制造原子弹的材料“黄饼”

  整个过程几乎全部手工完成,借助的工具几乎在中国农村都能找到!

  可是,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技术环境下,王明健带领技术工人和广大的农民社员,竟然提炼出了近百吨的经过初步加工的铀原料!

  在当时,王明健的“土法炼铀”,是最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做法,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

  同样简陋的环境,又岂止是出现在采铀的矿厂?

  在中国最先进的科研基地,科技工作者们,用算盘计算原子弹的数据资料,演算的稿纸装了一麻袋接着一麻袋!

  在中国原子弹的试验场,解放军指战员和技术工程人员,吃着树叶树皮,睡着地洞帐篷,完成了核基地的庞大建设任务!

  在中国的广大偏远山区,从王明健所在的广东翁源下庄(当时检测出有铀矿)309大队11分队的水冶厂到湖南郴县的711矿;从包头的核燃料元件厂(202厂)到兰州的铀浓缩厂(504厂)等,从北京到罗布泊,作为集合科研、设计、制造、生产、试验的庞大系统工程的原子弹研制工作,不计其数的公社、生产队,无数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战士,辛勤劳作、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有的甚至把生命献给了中国光荣的国防事业。

  1959年,王明健在做实验时,连续经历了两次巨大爆炸,“死里逃生”,但是伤愈之后仍然没有畏怯,最终炼出了1公斤纯金属铀。

  就在王明健所在的广东翁源下庄水冶厂,多少工人因为防护措施不到位,因为吸入了过多的有害粉尘,因为铀的放射性毒害,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个热火朝天的战斗岁月,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天雷地火燃烧得更加炽热!

  虽然他们的名字,大多已湮灭无闻;虽然他们很多人的光荣事迹,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就像刚刚去世的王明健,他退休后,对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作出的突出贡献闭口不谈,保守秘密,隐姓埋名,继续奉献——专心研究世界上两大化学难题。直到2014年,他的事迹才引起媒体的关注。当国家有关部门,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时,他挥一挥手说: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