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纪兰逝世:那些抹黑申老的人,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

2020-06-28
作者: 慕兰 来源: 新青年2050

  今晨,申纪兰同志因病逝世,享年91岁。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9月29日,在全国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称号颁授仪式上,最高领导人亲自将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挂在了申纪兰的胸前。

  “上台领奖的时候我沿路走,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我把勋章戴上,还和我握了手表示祝贺,我心里头热乎乎的!没有想到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非常感动!”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老人,被网络公知污蔑为“投票机器”!

  2012年,一篇题为《申纪兰:我们是民主选举 我不跟选民交流》的新闻在网上流传开来。但人们关心的似乎并不是新闻内容,而是这个极具误导性的标题,并因此得出结论:她并不是一个负责的人大代表,因为她甚至不跟选民交流。

  可事实是这样吗?

  笔者翻到了当年的稿件,也看了当时的视频。当时记者问:“选举的时候跟选民有交流吗?”

  申纪兰的原话是:“没有。我们这是靠民主选举的,你‘交流’就不合适,不选你,你就不要去‘各’(麻烦)人。”

  很显然,记者误会了她的意思,申纪兰所说的“交流”是指“拉票”甚至“贿选”。

  换句话说,申纪兰只是按照她的理解说了一些大实话,毕竟我国法律禁止拉票,时至今日想必大家忘不了2013年湖南衡阳贿选案和2016年的辽宁王珉贿选案的惨痛教训!

  可某些媒体为了制造热点,竟毫无节操地歪曲她的意思。

  结果,一些“凭什么让申纪兰代表我们”的质疑纷至沓来,甚至一些无知网民开始骂申纪兰代表:

  一种是骂她连着当选了13届人大代表;一种是骂她不投反对票;还有一群人,跟着无耻的公知大V们骂她提了许多低水平的议案,归根结底一句话,有人想要通过抹黑申纪兰代表,来彻底的否定我们的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申纪兰在历年两会上的提案:

  1954年,申纪兰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骑着毛驴到北京开会,投票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宪法》。

  1960年,关注农业。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讨论,申纪兰发言:“把农业搞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没粮就乱、没粮就慌,没粮就没了主张。”发出基层代表的声音。

  1975年,我听说周总理当时生着病,看着他那么瘦,还站在台上作报告,我一边听一边掉眼泪,我旁边的人也在掉眼泪,我们一边哭一边鼓掌。

  1996年,申纪兰联名其他代表,呼吁开通了长治到北京的直达列车。

  2000年,提案关于农村小康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改造山西老工业基地。

  2001年,关注山区交通建设;重提修建邯郸到长治铁路的议案(已经提出两年了);尽快解决山西农村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

  2002年,交通、水利建设方面的提案。她说:“我们农民懂得,‘只有吃饱肚,才能上得路’  ‘土地是宝中宝,什么也离不了’,离开农业生产,吃不上粮食,什么事也干不成!”那几年,申纪兰先后提出了关于农村的增收减负、学校教育、人才培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议案。

  2003年,保护耕地;修建林长高速公路(山西长治—河南安阳—山东聊城跨省高速公路的关键路段)。申纪兰联名林州市代表王发水等提案,修建安阳至长治高速公路;此前由李克强拍板将之列入河南省重点项目。

  2004年,保护耕地。当时已经75岁的申纪兰,领衔提交了保护耕地的议案,她说:“中国人这么多,土地是命根子。没有地种庄稼,大家吃甚?”

  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乡村干部素质、重视农村环境保护;铁路建设。

  2008年,关注交通、教育、企业发展,三老区如何致富。

  2010年,为西沟修路,村村通公路。申纪兰:“上一届我提的修路的问题比较多,都解决了。我们村通水泥路,周边的村也通了水泥路。现在道路开到了农民家门口了,多好。”

  2011年,山区水利建设。申纪兰:“今年干旱了,冬天没下一点雪,我们村也干坏了。现在下了场小雪,但要彻底解决还不够。所以,我的提案是搞山区水利建设。我是农民代表,只要重视农业,我就放心了。”

  2012年,加强农村教育;农村失地问题;农村干部选举;文化改革也要政治挂帅。耕地能不占尽量不占,也是发展农业的保障。”对于村干部选举,申纪兰认为“一年选,二年看,三年要换”短一些,建议改为五年一任。当时即有在农村基层生活过的人表示,对基层三年换届的做法也有同感,但很少听地方官员如此建议。

  2013年,贫困地区发展,“贫困地区如何建成小康社会”;加大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力度。

  2015年,太行精神传递下去,成为年轻一代建设国家的精神力量。

  66年代表生涯,她提出的建议和议案涵盖“三农”、教育、交通、水利建设等各领域,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有涉及群众利益的小事,山区交通建设、耕地保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干部选举、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等,不断得到采纳。

  有网友总结说,引黄入晋、太旧高速、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长治到北京的列车、赤壁电站、青苗公路、长平高速等等,都是在申纪兰和其他人大代表的提议下实现的。

  就在今年5月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她建议将农村水电自供区尽快并入国家电网,对自供区的农网进行升级改造,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大家用良心看看申纪兰的提案,你还会黑这位老人么?

  

  再对比下某些奇葩委员们的雷人提案:

  卖淫合法化;

  中国看病不算难不算贵、物价上涨是合理的、房价涨到1000万也是可以的,高房价控制人口素质;

  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 ···

  这些提案又是代表谁的利益?

  键盘侠们为什么不去抨击这些垃圾提案,却偏偏要对一位90岁的老太太不放过呢?!

  

  要知道,从1954年开始,申纪兰连任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从当年辫子上扎着蝴蝶结的青年,到皱纹爬满额头的九旬老人,她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与成长,因此被称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常青树”“活化石”。

  可以说,否定了连续当选13届人大代表的申纪兰,就等于否定了整个社会主义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才是他们的险恶用心!

  

  申纪兰代表不仅提了很多代表基层利益的很好的提案,她的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更是让我们感动:

  1952年,申纪兰开始担任西沟合作社副社长。彼时当地有句俗话,叫“好男走到县,好女不出院”,而申纪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动员、带领社里的妇女,走出院门和男人一样下田劳动,她说:“妇女只能到院里头?我就不服气!”

  然而好不容易动员社里22个妇女下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了,妇女们却发现,男劳力干一天记工10分,女劳力只有5分,积极性因此被严重挫伤。

  于是,申纪兰带领西沟妇女和男劳力们展开了一场富有历史意义的“劳动竞赛”——比撒肥、比间苗、比锄田,样样都不落下,甚至有些比男人做得更好!

  就这样,经过申纪兰和姐妹们的多次争取——只要妇女和男人干同样的活,就拿同样的工分,不分性别,只看效益!

  1953年1月25日,人民日报针对这一事迹发表了长篇通讯《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妇女争取同工同酬的经过》,申纪兰也因此受到关注,她首倡的“男女同工同酬”则被写进了新中国的《劳动法》。

  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1955年,贵州妇联发表了《在合作社内施行男女同酬》,毛主席看到后批示说:“建议各乡各社普遍照办”,随后又有一句传遍大江南北的话——妇女能顶半边天!

  这才有了中国妇女被封建礼教束缚两千年之后的真正解放——经济上同工同酬,政治上参政议政,而不再被束缚于政权、神权、族权的三座大山之下,所以,仅凭此一项贡献,你还觉得申纪兰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大妈吗?

  1973年3月,中共山西省委决定,任命申纪兰为山西省妇联主任。从1973年到1983年,申纪兰当了10年省妇联主任。

  担任省妇联主任之后,申纪兰向组织提出了“六不”约定——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领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动工作关系,不脱离农村。

  所以当了10年厅级干部后,她仍每月只领取50元的补贴,没给自己和子女办过任何私事。

  

  1984年冬天,从省妇联主任卸任后,申纪兰回到了西沟村,开始为西沟“找项目”,带着几名村干部一路南下考察,之后办起了平顺县第一个村办企业。

  让村民们印象更为深刻的是,申纪兰虽然担任一些村办企业的董事长,企业的一些产品也打着申纪兰的商标,但是申纪兰既无股份,也不领工资,没从村办企业中拿一分钱。

  申纪兰说,“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离不开劳动。我的根在农村,我只是一名农民”。

  申纪兰还说:“现在讲艰苦奋斗,不是像我们过去那样干活扛石头。而是要有一种精神,人活着什么时候都不能缺了精神。”

  “不论学问多大、地位多高,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我是农民代表,我要为农民代言,我要了解他们的要求愿望,反映他们的困难和心声。”

  “我们不脱离群众,群众就不脱离我们,就会把我们当作亲人,真心实意疼我们,拥护我们。”

  申纪兰和她的领路人翻身农民李顺达、金星英雄郭玉恩一样,用一生的战斗、奉献诠释了劳模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重情义,从不叫苦,从不喊累,从不畏难,从不言败,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能把不现实变为现实,能把不好办变为办得好!”

  回首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劳动模范在不同时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数劳模不仅成为社会的楷模和中坚,他们身上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和时代精神,激励着许许多多的人拼搏奋进,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追求。

  今天,时代的浪花走了,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

  他们是新中国的拓荒者、领跑者、擎旗者!

  他们的精神将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