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财政赤字,就能够推动经济走出困境吗?
内容提要:
国家计划2025年提高财政赤字率以缓冲经济压力。预算内赤字率从2.9%增加到4%,能够带来的财政赤字支出有多少?财政赤字的使用结构,比财政赤字规模更重要。同样的财政赤字规模,这些赤字是用于投资还是消费,或是一部分用于投资,一部分用于消费,效果自然大不一样。
一、国家计划2025年提高财政赤字率以缓冲经济压力。
前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提出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举措。还明确提出明年要“提高赤字率“,预计2025年财政赤字率有望达到4%。
人们分析,采取这样更强劲的财政刺激政策的目的,一是为了应对美国增加关税所做的准备,二是为了继续维持5%的经济增长目标。
当然,通常情况下,财政预算方案要等到明年3月份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才会正式宣布,在两会拉开帷幕之前,相关数字都还有可能发生变化。
今年第三季度,我们的GDP同比增长4.6%,前三季度,增长4.8%,预估全年GDP可达到131万亿元,可比价增长4.7%左右。前11个月预算内赤字3.46万亿元,预估全年为3.77万亿元,预算内赤字率大约2.9%。
将预算内赤字率从2.9%增加到4%,就能够推动经济走出困境,将2025年的经济增长率从今年的4.7%左右推升到5%吗?
二、预算内赤字率增加到4%,能够带来的财政赤字支出有多少?
谈及扩张财政赤字能否推动经济走出困境,我们需要研究赤字的扩张规模和赤字的使用方向。
那么,预算内的财政赤字从今年预估的2.9%扩大到明年的4%,会带来多大的新增赤字规模呢?
首先我们要注意到,研究中国的财政赤字,必须弄清楚中国财政赤字的口径。
因为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国家,我们不仅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上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同,我们许多统计指标的统计口径,和大多数国家也有较大的差异。
比如在财政收入支出这块,我们分为预算收支,基金收支,一些公共事业单位的收支,完全没有包括在财政部的报表之中。而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就没有这样奇怪的分类了。
比如公共债务这块,我们对外公开的债务仅包括国债和地方债,地方公共机构的银行贷款和其他借款,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负债,都未并入公共债务之中,甚至完全不公布这一块的数据。而大多数国家,是不允许在财政税务之外设立企业性质的投融资平台的。公共机构所有的负债,都是必须经过法定许可程序批准并一定会合并公布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