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建言上调农民养老金

2025-03-30 2412 9
作者: 记者 来源: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进 杜涛 进入3月,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下称“CDF”)到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下称“博鳌论坛”),多位专家公开呼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因主要覆盖农村老年群体,下称“农民养老金”)上涨的步伐应该更快一些,他们预期的最终数值是上涨至每月400元―1000元不等。

  农民养老金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近年来,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一直以定额调整的方式逐年上涨,已从制度建立初期的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143元。2024年和2025年,基础养老金每月20元的涨幅已创下制度实施以来的新高,此前年涨幅大多在5元一10元。

  在CDF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说,目前,城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约为6000元/月,城镇退休职工约为3000元/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者中95%为农村居民,其养老金仅为220元/月,与前两者相比存在10到15倍的差距。这一现象表明,尽管近年来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已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养老保障等部分领域仍存在突出问题:一是水平较低,二是城乡差距显著。

  市场高预期之下,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农民养老金的上涨更多依赖于各级财政转移支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农民养老金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下称“职工养老金”)的差异较大,未来应该尽力缩小两者差距,但同时也要合理安排进度,根据农民养老金的制度性质,在制定涨幅时最大限度地体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为何要涨

  作为大量农村老人的一项稳定收入,农民养老金制度在减轻老年人支出压力、调节收入分配和进一步促消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为缩小收入差距,政策文件多次提及要“提低、扩中、调高”(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调节过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促进农民养老金增长成为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的重要举措。

  3月25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博鳌论坛上表示,2024年农民养老金平均每月约240元,仅相当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低保标准的40%,远不能覆盖基本生活开支。

  另一方面,提升农民养老金水平被视为促进消费增长的一个路径。

  刘世锦表示,经测算,农村居民作为中国收入水平最低的群体,其消费倾向较高。例如,若向其提供1万亿元资金,其消费倾向约为0.8,即他们将拿出8000亿元用于直接消费。从学术角度研究消费乘数效应,大致为1.5,由此可拉动GDP增长约1.2万亿元。这将为年度经济增长提供近1个百分点的支持。在刺激政策的各项资金支出中,这项政策对增速的拉动力度是“靠前”的,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余下6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9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