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学习外国语言的重要意义
对于英语这门课还要不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来学,有关方面似乎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结论。至少不能像过去那样,把英语抬高到一种必修课、而且要求达到一个很高标准的位置上上。现在,教育部对此做了一个明确的答复。根据最新的教育课改方案,不会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但会适当调整英语课所占的比例。语文20%-22%,数学13%-15%,英语的课时占比从原先的11%~13%下降到6%~8%,高考保持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分值不变。
我以为,教育部对英语课程的这种改革调整还是比较适当的。减少课时,降低原来的标准要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不过,我以为,英语课程的教学还可以做更进一步的改革。例如加大在应用层面上的教学与训练,不要讲太多的语法,也没必要考太多的语法,把教学重点放在英语的应用上。阅读应该放在第一位,然后是听和说,有了读和说的训练,那么在写作上,难度就会大大地降低。阅读需要加大词汇量,但背单词是一种低效率的方法,还是要在阅读中去记住更多的词汇。
过去,我们学英语,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今后我们学英语,更重要的是向外推广我们的中华文化,推广和宣传中华文明,以及对外宣传和介绍中国的执政理念、执政方法。这些方面的宣传,不是单纯依靠外国人通过学习汉语来进行。我们自己要主动进行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因此,在对外宣传方面,通过外语来做这方面的工作确实非常必要。
另外,我们必须承认,英语在这个世界上确实还是拥有一大批使用者的。然而我们不能只注重在英语方面的教学。除了把英语的学习作为一种公共课程学习之外,我们需要更多种类的小语种方面的专业教学与培训。如面向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面向非洲西部的法语,面向中东的阿拉伯语。这些全球南方国家使用较为普遍的外国语言,如果再加上对这些地方自身的民族语言的学习,我们在开设外语课程方面还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从客观上来看,英语在世界上的广泛应用,还是当年西方殖民主义扩张时期所造成的结果。对于广大的全球南方国家来说,英语毕竟是一种入侵式的语言。我们在与全球国家的人民交往的时候,固然也可以使用这种语言,但对于全球南方国家的底层人民来说,英语使用的范围和程度还是相当有限的。如果我们能用他们自身的民族语言来与他们交流,那不仅会使交流变得更为顺畅,而且也会让这些国家的人民感觉到自己所受到的尊重。
当年,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当中,苏联曾向那些东欧国家强行推进俄语的教学与普及。因此很多东欧国家的人们多少都会说一点俄语。然而作为那些国家的人民,如果在能不使用俄语来交流的场合,他们一定都不会使用俄语。在他们看来,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如果经常使用俄语,而不能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那就是不尊重他们这个国家,也不尊重他们这个民族。他们对此非常反感。所以在苏联解体之后,许多东欧国家都不再讲授俄语,更不会把俄语作为他们国家的官方语言。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