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申纪兰:她是中国农民的女儿
导语
申纪兰是唯一一位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女性,也是男女“同工同酬”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更是拒绝领导待遇,永远坚持在基层劳动,有着基层工作智慧的农村妇女干部。以申纪兰为代表的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起来的老一辈妇女代表们正在告别历史舞台,她们质朴的精神呼唤青年一代能真正理解前辈经历过的经验曲折和历史沉浮,继续披荆斩棘,守护前人缔造的农村集体经济的道路!
今天我们节选推出2009年马社香对申纪兰的访谈,对中国农民的女儿申纪兰表达深切的怀念。
作 者|申纪兰
采访作者 | 马社香
申纪兰,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山西省平顺县西沟人,1929年12月生,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副主任、中共平顺县委副书记、山西省妇联主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她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到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全国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被国际友人称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
申纪兰与农民在一起
马社香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您从年轻时就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一直当了十一届。从这个角度,您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申纪兰:1954年我被推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时,才25岁,2008年我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时,已近80岁。
解放前在山区农村,我和千千万万劳动姐妹一样,没有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我是解放初期扫的盲。1952年西沟村成立了灯下扫盲小组,每晚四五个人围着煤油灯学认字,学读报纸。我就是这样打下的文化基础。我常常想,没有共产党,我和祖祖辈辈山沟妇女一样,只能围着锅台转,难见外面的天。有了党的培养,才会有我这个大山沟里的第一届至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再往深一点说,没有社会主主义,没有农业合作化,也不可能发现和培养我这个女社员当全国人大代表。
马社香
根据一些历史资料和乡亲们的介绍,您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带领女社员争取男女同工同酬,在全国影响很大。能谈谈整个过程吗?
申纪兰:好。我们西沟属太行山革命老区,成立互助组和合作社都比较早。1943年,共产党员李顺达带领村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模范互助组。那时候我还是平顺山南底村的小女孩。我是1946 年嫁到西沟的,丈夫张海良是革命军人。西沟是1951年12月成立的初级社,入社的共26户。李顺达被选为社长,我被选为副社长,是社员们用放豆子的办法,一人一颗放在我身后碗里选上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