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和学习方志敏烈士是永恒主题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方志敏烈士遗骸22年后因脚镣被认出”的话题,我才发现,昨天是方志敏烈士英勇就义86周年。毛主席曾经在1965年说过,“要多宣传方志敏烈士”。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追忆这位伟大的烈士(红歌会网2021年8月10日)。
方志敏出生于1899年8月21日,于1935年8月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他是江西省弋阳人,他不仅是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而且是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他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总司令。1935年1月27日,他不幸被俘人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著。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年仅36岁。
1960年,在南昌市郊梅岭修建方志敏烈士墓,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1977年8月6日,举行“方志敏烈士遗骨安葬仪式”。1985年出版《方志敏文集》。
由此可见,方志敏烈士是中国工农红军烈士中职务最高的领导人,他对早期的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他率领红军先遣队北上抗日,能够牵制更多敌人让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顺利实施万里长征,并彻底摆脱蒋介石的围追堵截与残杀,对于保存红军实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方志敏烈士的牺牲,是我党我军和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所以,毛泽东主席特别重视方志敏烈士的遗骸寻找工作;所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方志敏烈士之墓”。毛主席要求多宣传方志敏烈士,是因为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的历史功绩是伟大的,是我党、我军和中国革命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必须载入历史史册,并成为爱党和爱国教育的活教材。
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和《清贫》,充分表达了他对党的忠诚和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而且,充分证明了方志敏烈士是清正廉洁的高级领导干部,他的一言一行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红军将领做出了光辉榜样。
方志敏烈士在革命队伍中,是一名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公而忘私的党员领导干部。在他被捕之后,因为他是红军队伍里负责管钱的大官,敌人总想在他身上获得不少好处,但是敌人万万没有想到在他身上捞不到任何好处。方志敏烈士在《清贫》一文中表达的很清楚,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是为党和人民服务的,不是贪图享受的。只有甘于清贫,不贪不占,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只有站得直,行得正,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才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留任何遗憾。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应当怎样做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怎样接受敌人的严刑拷打却依然能视死如归,永不叛党。正如他在《清贫》中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而且,这也正是方志敏烈士道德高尚的革命品质之所在。作为子孙后代,我们就是要把他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光大,并当作传世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