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名将军同是信阳人
我们信阳处在大别山腹地,是全国最大、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地之一。红军时期,由张国焘、徐向前坐阵指挥,赫赫有名的陈庚、徐海东、李先念都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岀生入死,浴血奋战。那时信阳战云密布,烈火熊熊,革命浪潮,波澜壮阔!信阳儿女在党的领导下,高举红旗,前赴后继,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为共和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全市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30余万人,从槍林弹雨冲杀岀去的人民解放军将领达130人,其中上将5人,中将17人,少将108人,省部级领导干部155人。众所周知的战将许世友,洪学智(洪原系信阳商城县金寨乡人,1933年金寨乡划归安徽管辖)、李德生、尤太忠、万海峰、郑维山、皮定均(和洪学智同乡)、张池民、高厚良、徐立清、张贤约、程世才、曾绍山、钱钧、张体学都是信阳人。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将领和领导同志胸怀全局,遵守纪律,並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乡谋利。照老百姓的话说他们“没有为家乡和亲友办过事” ,但信阳人民理想他们。
时置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三周年之际,怀念老将军、感叹人民江山来自不易的心情油然而生。试作小诗以记之:
暴动南昌党有槍,井岗聚义战旗扬。
铁流滚滚图伟业,遵义诤诤定存亡。
饮马延河驱夜寇,(1)逐鹿中原擒纣王。(2)
三军血染乾坤赤,红色江山日月长!
注:(1)夜郎国,指日本。(2)纣王,指蔣介石。
吴煥先浴血长征
吴焕先(1907~1935),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信阳新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秋,他在箭厂河乡四角曹门村黄泥塝一棵大松树下建立了新县第一个党小组;同年秋,吴焕先在四角曹门建立了新县第一批农民协会。他就组织农会的骨干分子,在他家门口架起20盘铁匠炉,制造鱼叉、大刀、梭标。组织农民武装,队伍从190人发展到三千多人,是“黄麻起义”的主要力量。他一家六口惨遭国民党地方民团杀害。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时,吴焕先留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他根据省委决定主持重建红二十五军,先后任军长、军政治委员。在面对数十万敌军“围剿”、物资又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领导红二十五军和地方军民坚守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4年,根据党中央指示,他率红二十五军从罗山县何家冲开始长征,冲破敌二十余倍兵力的围剿堵截,进入陕南。他代理鄂豫陕省委书记,主持全面工作,粉碎了敌人两次重兵“围剿”, 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扩大红二十五军做出了重大贡献。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