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飚:永远的人民战士

2022-07-01 1974 0
作者: 中国新闻发布 来源: 中国新闻发布

1996年6月24日,耿志远与父亲耿飚在住所院内合影。

  毛泽东评价他为“敢讲真话的好大使”,叶剑英称赞他是“人才难得”。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耿飚。

  “父亲的一生就像他的名字——大风大火、坦荡耿直!他的一世英名是留给儿女的无价精神之宝。”在耿志远的回忆里,父亲耿飚是一名忠贞的共产党员,自1932年领到党证后,“无论是战争年代行军打仗,还是和平年代出使外国,父亲始终贴身珍藏着那张党证,直到去世”。

  2022年6月,耿志远接受了《中国新闻发布》专访。

  谈父亲的戎马生涯——“他将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

  1909年夏天,耿飚出生于湖南醴陵的一个贫困人家。由于自家地无一垄、房无一间,年幼的耿飚只能与父母借住在耿传公祠。祠堂的石碑上雕刻着“重孝行、尽悌道……宜爱国……务正业……”等祖训,文字朴实,透露出祖上对后人的垂训与期冀。这些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的祖训族规,不仅给耿飚的言行打下深刻烙印,也对他日后的思想作风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一名带领七个民兵的游击队长,到指挥千军万马征战沙场的兵团参谋长,耿飚将军在24年的戎马生涯中立过无数战功。长征途中,他战湘江、渡乌江、强攻娄山关、四渡赤水河;抗日战争中,他保卫陕甘宁,收复张家口;解放战争中,他与杨得志、罗瑞卿共同领导著名的“杨罗耿兵团”。在耿飚同志百年诞辰之际,夫人赵兰香对他的评价是“一生都保持了工人阶级、革命军人朴实无华的本色和胸怀坦荡的品格”。

耿飚与美军观察组成员在长城上。照片上方文字为耿飚亲笔书写。

  中国新闻发布:您父亲有没有提起过他年轻时的战斗经历?

  耿志远:我的父亲13岁到水口山铅矿做童工,16岁参加共青团,19岁转为共产党员,将其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他曾在不经意间提到几个小故事。父亲从小习武健身,在战场上能征善战,而且有几个绝招,比如夜里被人偷袭,就去摸对方的帽檐儿,一下就能断定是敌是友,如果是敌人就马上蹲下,直接拿刀砍下去。

  我1946年出生在张家口,那时正是父亲与程子华率部收复张家口的关键时刻。由于本来已经投降的日军拒绝向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交接张家口,我父亲便下达了总攻的命令,部队从东、南两面攻入城内,突破清水河铁桥防线,并占领了日本领事馆。据我母亲回忆,解放战争初期,处境十分艰难,父亲在前线打仗,我家就和杨得志家、罗瑞卿家每家一辆牛车,随时准备转移。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