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因何事高呼“毛主席万岁”?
49年前的今天,1976年1月8日,人民的好总理因膀胱癌在北京不幸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巨星陨落,人民恸哭!
在1967年的6月17日,在中国西北大漠的罗布泊,一朵蘑菇云划破了天际,中国自主研发的氢弹试验成功。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北京,电话边的周总理听到成功的消息,脱口而出“毛主席万岁!”
现在的我们不能设想当时周总理的具体表情和神态,只能从只言片语的回忆录中去回味这一历史的时刻。
周总理在我们心中,那是沉着冷静、喜怒不形于色的典范;总理的形象是那样的伟岸,当我看到总理听到氢弹试验成功的第一反应是高呼“毛主席万岁”时,我有点困惑了。
困惑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让总理的第一反应是这样?
探究真实是解决困惑最好的方法,静下心来翻阅历史,谜团也逐步地解开。
在新中国科学巨匠钱学森的晚年回忆录里,我们看到这样的描述:“曾经一段时间有那么一些误解,认为搞“两弹”是个错误,花那么多钱,没有用来发展生产。这还不是个别人的意见。”(《追忆航天峥嵘岁月》,《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25期)真实情况远远不仅仅是“误解”那么简单,而是差点让原子弹下马。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了毛主席的表态:
——“我们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1956年4月25日)
——“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1958年)
是毛主席亲自批准,是毛主席一锤定音,是毛主席下了最后的决心,研制原子弹继续进行!
在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争论会上,我们也听到了这样的豪言壮语:“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1961年,陈毅元帅的那诙谐幽默、但又不失坚定决心的形象是不是跃然纸上?
看到这些历史事实,再回看前面的困惑,为什么周总理会第一句脱口而出“毛主席万岁”,心中的谜团豁然开朗。
在查阅这段历史时,我还看到这样一段描述,对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同志加战友情有了更深的体会。
据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的回忆,在经济困难的时期,毛主席不但不吃肉,而且往往一天就吃一盘野菜(马齿菜)或一盘子炒菠菜,以至全身都出现了严重的浮肿。
周恩来总理看着心疼,一次又一次来劝说毛主席:吃口猪肉吧,为全党全国人民吃一口吧!
但毛主席总是摇摇头说:你作为总理,不是也不吃吗?大家都不吃,党的领导要和全国人民一起度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