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十多年未成年人无犯罪——社会主义红色教育就是好!

2020-09-21 4361 8
作者: 红色南街村 来源: 南街村食品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南街村未来的建设全靠他们来完成。我们要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把关心下一代的大事办好办扎实,为未成年人开辟一条希望之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漯河市关工委名誉副主任、临颖县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8周年大会上的一段讲话。

  南街村有在校学生及在外就读的大中专学生4000多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未成年人群体。南街村关工委在村党委的领导下,组织“五老”队伍,发挥“五老”优势,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营造健康成长环境为突破口,十多年未成年人无犯罪,受到了河南省关工委的表彰。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罗国治老人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一、率先建立村级关工委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街村大力发展村办企业,走发展集体经济、共同富裕之路,从最初的烧砖瓦起家,到搞粮食加工发家,逐步发展成拥有食品、包装、彩印、啤酒、制药等20个企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王宏斌在1992年提出:在抓好集体经济建设的同时,要认真抓好关心教育青少年的工作,尽快为村办企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接班人。

  南街村于1992年成立了由一名村党委副书记任主任、党委委员刘小青和老干部罗国治、张廷延任副主任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南街村中小学、希望戏曲学校和20个企业也建立了关心下一代小组,有274名“五老”协助村党委做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关工委坚持每月一次例会,每季度向村党委汇报一次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总结讲评。

  村党委还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目标,关心下一代工作实现了组织网络化、活动经常化、制度规范化。2002年经县关工委验收,南街村建成“三无”(无辍学、无不孝子女、无犯罪)“三有”(有理想、有技术、有文化)先进村。

  二、重教兴村 培育人才

  “教育兴村,培养南街接班人”,是南街村党委从南街村集团经济飞速发展的实践中悟出的道理。

  村党委书记王宏斌深有体会地说:“办企业最需要的是人才,要有自己永久牌的人才就得教育兴村,从娃娃抓起。”从1982年起,南街村实行学生入学免缴学杂费,1990年实现上学全免费。1991年投资160万元,新建了2670平方米的中学教学楼、2210平方米的小学教学楼和1540平方米的教师办公楼,接着又建起了环境优美、教学设施一流的幼儿园和高中。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