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重磅纪录片《理想主义的日子》——南街村,令人感动不已

2020-10-18 9992 7
作者: 小崔布尔什维克 来源: 南街村食品


打不开?点这里>>>

  从去年到现在我关注过三次关于南街村的报道,第一次是南方报系,将南街村说得一无是处,把南街村的发展完全归咎于骗取银行贷款,将南街村描绘成糟蹋人民钱财的坏蛋。

  凤凰电视比此稍客观一点,还是奔着南街村的阴暗面去的,拍摄的镜头没有真正反映南街村的真实全貌,专注于意shi形态与发生的问题,而问题的缘由并没有向观众交待,连拍摄的镜头角度与色彩都让人感到压抑。

  而中央电视台中《理想的日子》,则采取了客观全景式的报导方式,领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南街村,让人感概的南街村。

  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我才了解到,南街村的发展壮大根本不是什么靠贷款的钱堆出来的,当初是银行追着他们贷款,如果南街村没有好家底好前景,只有傻子才愿意贷款给他们。事实恰恰相反,南街村出理的问题却与贷款政策发生了变化有很大关系。

  在毛主席时代中,南街村的亩产就达到了1000斤,而后来却下降到了500斤,出现了土地撂荒现象,集体的农业机械也当废铁卖了。到底哪个是先进生产关系,拿到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没人强迫他们,只是一张安民告示,南街人就主动重新选择了集体化的道路,说明只要有一个可以信赖的好领导,农民还是看重集体的力量。

  是毛泽东时代给粮食产量的提高,打下了物质基础。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连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都是发生在这个年代,只要了解一下大幅度推广的时间就知道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的真实原因了。引进的多套大型化肥与化纤生产设备,大多是在毛泽东去世后投入生产,也是历史事实,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粮食如何大幅度的增长?试想如果粮食单产没有大幅提高,没有一些化纤布料对棉布的替代,能搞退耕还林吗?能搞多种经营吗?能拿出这么多的农田去办工厂吗?只要查一下解放前粮食的产量就知道了。

  南街人走集体化的路线,才迎来了今天的好日子。集体的田几十人就解决了,其余的劳动力都在集体的企业上班,这种生活不正是毛泽东时代要发展的道路吗?在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中就有这样的提法:“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ji级。”

  可惜时不假人,在毛泽东生前没有看到这一幕,但是南街人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现在做到了。

  南街人也走过个人承包,结果一承包就出现拖欠职工工资的问题,最后不得不改弦更张,这也说明南街村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同样存在一个反复的过程,所幸他们觉悟得早。

查看余下4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央视重磅纪录片《理想主义的日子》——南街村.拍得好!播放的好!共产主义信仰者的精神食粮.赞!
0条回复
央视重磅纪录片《理想主义的日子》——南街村.拍得好!播放的好!共产主义信仰者的精神食粮.赞!
0条回复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典范!向王书记致敬!
0条回复
社会主义集体化才是康庄大道。
0条回复
用“理想主义的日子”描述南街村,总觉得怪怪的,把南街村“共产主义小社区”这个实实在在的先进典型,变成了“理想主义”的东西。南街村早就过上了共产主义的生产、分配、文明、富裕的美好生活,从理想变成了现实,怎么还是“理想主义的日子”呢?!只能说南街村人民的日子是全体中国人民向往的“理想主义的日子”!
0条回复
为央视播放关于南街村的纪录片,宣传集体经济及其优秀带头人,宣传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典型点赞!
0条回复
前腐后继,犯罪巨量飙升,传统美德流失,认钱不认人等等现象,就很能说明一放了之的严重后果。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