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时的毛泽东,思想简直了不得!他说的这句话令人震惊!

2021-03-06 7648 4
作者: 红色纪年 来源: 红色纪年

  1913年3月,20岁的毛泽东以当年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2月,第四师范合并于第一师范。在一师求学的毛泽东,是老师敬佩、同学羡慕的“学霸”。

  在一师学习期间,他几乎每天都是起得最早的一个,冷水浴后就到自修室读书。课余时间他不是到阅报室看报,就是到图书馆找书。大家睡觉了以后,他还常常在饮茶室和走廊等处看书,因为这些地方的灯光是通宵不熄的。

  灯下的青年毛泽东埋头在书本里,也在灵魂很深很深的地方反复思索着、探求着。他在思索着什么呢?

  他在探求着“本源”!

  所谓本源,事实上就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心目中的宇宙生存和发展的终极精神实体。如老庄的“道”和“太极”,柏拉图的“理式”,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等。在中国古代哲人中,明确把“极”和“道”表述为本源的,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他认为把握了太极之理,便是把握了“大本”,大本不立,小规不正,人生哲学的一个要义似乎就应该是“刮落枝叶,栽培根本”。

  青年毛泽东最崇敬的伦理学及修身课的老师杨昌济,服膺于朱熹之论,他用大原或大原则来表述朱熹所说的大本,认为宇宙之所以为一个整体,是因为有一种贯通其间的大原则,“宇宙间所有一切之现象,悉自此大原则而生”,人们应该深思默会,通晓和掌握它,这就叫做“贯通大原”。

  青年毛泽东上承于朱熹,下受于杨昌济,津津乐道于大本大源。他说自已“将全副工夫向大本大源处探讨。探讨所得,自然足以解释一切。而枝叶扶疏,不宜妄论短长,去占日力”。在杨昌济的启发下,他与蔡和森、张昆等学友经常研讨宋明理学,精读《近思录》、《朱子语类》、《小学》等书。

  (朱熹画像)

  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万事万念的中心。让人不得其解,解了之后又让人惊叹!

  这个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呢?是他在读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有关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这个问题的时候。

  泡尔生说,以自保为目的的利己心,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人群中,有偏重利己而无暇顾及他人厉害的,但无论何人,不会只知自己利害而不知他人厉害。经常有人漠视亲朋的利害, 而对明显关系社会利害的事,如对卖国自利的人,则无不激愤异常。因为这与人的良知绝不相容。

  所以,人的意志是以“小已”与“他人的安宁为目的。追求安宁到底属于小已、还是属于他人?这个关系错综复杂,因为无论何事,几乎没有不两两相关的。那些倡导博爱者,不过是偏重于利他主义;那些所谓的自利派,不过是偏重于利己主义而已。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关注
0条回复
伟大奇幻的人民领袖,常人根本理解不了他,作者同样理解不了他,何况那些自私龌龊的家伙。
0条回复
个人认为,毛主席所讲的‘大本。大源’,则是佛陀所讲的‘如。来’,则是老子所讲的‘自。然[此自然,非彼自然]’。所以,‘圣。人’住世教。化广大众生,其‘表法’虽然各自不一,但其所指‘根本’则是不二。。。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