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产生的邢燕子,穿越时代的正能量之三:官为民仆成诵成典
全国知青榜样邢燕子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邢燕子当过很多官,先后担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县委副书记、天津市委副书记、天津市政协副主席等职。从九品芝麻官一路做到二品大员。然后又一夜之间告别仕途,成为一介贫民。回望邢燕子的仕途,我们忽然感到用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名句来描绘邢燕子的仕途很贴切,既是奇迹,也是风景,时过境迁,益发明朗。
当上领导干部的邢燕子
邢燕子当官,不论职务大小,都不像官。她当官的时候,不是坐在办公室沉湎文牍,也不是在主席台上发号施令,还不拿领导工资,只拿生产队的工分。也不是住在城里窗明几净的领导屋里,穿也不穿干部服……她总是以最短的时间安排好领导岗位的各项工作,然后又立即赶往田头地里,与社员们一道耕作,养猪、起猪粪、打猪草,与社员群众同工同酬,回到家里后又跟丈夫到大洼里拾柴禾。住也是住在农村的老屋里。穿还是穿原来的衣服。以致于后来一些人说她干活还行,却不是当官的料,并以此佐证把她从高位撤下来的正确。
朴素的邢燕子
邢燕子这样的官确实不是一些人心目中的官。一些人心目中的官应该是出身高贵,文凭超硬,高高在上,口若悬河,衣冠楚楚,冠冕堂皇。邢燕子确实不是这样的官。她把当官视为群众的公仆,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她知道自己最熟悉的是农村。她知道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知道领导干部与农民打成一道起到的作用,也知道领导干部呆在办公室或站在岸上指手划脚起到的作用。她知道怎样才能当好公仆。她心甘情愿做好公仆,让她去为了个人的舒适而努力装官、扮官、像官,她真的做不到。
毛主席接见邢燕子
一路做官的邢燕子不是不会写,她的文章常常在《人民日报》等国家顶级媒体上发表,也不是不会说,她在领导机关工作会议上,在向上级向国家领袖汇报工作的时候,一开口就讲到要点上,讲得大家信服,讲得国家领袖点头。
然而,邢燕子这样的官又确实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不但打破了数千年的官场规则。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进项之当官发财规则所不能容忍。在几千年积习的官场规则面前,邢燕子这样的官太另类了,太不入流了,也太容易受到排斥了。
官场积习是强大的,普通人不是对手。那么,为什么邢燕子这么个普通小女子为啥又能平步青云,官至上卿,而且还做了那么多年的官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要回到那个时代。邢燕子这个普通人家的小女子之所以能仕途亨通,也是因为她所处的那个时代。
开国领袖毛主席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