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如何推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呢?

2021-06-18 5340 0
作者: 红色纪年 来源: 红色纪年

  前段时间,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之女贾浅浅的“屎尿屁”文学震惊国人。我们惊讶于如此垃圾的诗歌却能被文学界许多人吹捧为大作,说什么“贴近生活、朴实无华”之类的溜须拍马毫无下限的夸赞之语。

  如今的文学界庸俗不堪,除了像贾浅浅这样毫无水平的“屎尿屁”之流;还有许多像郭敬明一样的无病呻吟之人;亦有许多像方方一样的只知抹黑中国和底层老百姓之人。

  但真正能够融入底层、深入工农生活的作家却十分稀少,更难以有像《东方》、《创业史》等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使我再次想起了毛主席。几千年来,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穷其一生都是在为君王将相唱赞歌,书写劳动人民的文学作品少之又少。但这一现象,在毛主席领导的红区和新中国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942年5月,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延安举行了文艺座谈会,毛主席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这篇讲话深入浅出。解决了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诸如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问题、歌颂和暴露的问题等。

  毛主席的讲话对上述问题一一作了剖析,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熟悉工农兵,转变立足点,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许多作家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在塑造工农兵形象和反映伟大的革命斗争方面获得了新成就,在文学的民族化、群众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随后出现了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阮章竞的《漳河水》,孙犁的《荷花淀》等优秀的文学作品。

  今天,当我们阅读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都对于主席的深刻见解而感到由衷佩服。

  理论要变成现实,需要很多细致的行动。我们看到了主席的理论成果,但很多时候却忽略了毛主席在与许多作家的日常交往中是如何身体力行,去推动他们深入工农,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政策逐步落实的。

  我以前也不了解,直到最近看了《巨人的情怀——毛泽东与中国作家》与《毛泽东评点的现当代诗歌赏析》这两本书。

  《巨人的情怀——毛泽东与中国作家》详细记录了毛主席与丁玲、艾青、老舍、矛盾、柳亚子、郭沫若等优秀的作家交往的故事。

查看余下5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