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的解放区、wg时期的中国是啥样的,外国人用亲身经历告诉人们!
1966年以后长大成人的青年人思想单纯得像一张白纸,上面只有毛泽东主义的印记,他们只学过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指南----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除非你有历史材料可供分析研究,并且掌握有关目前形势的事实,否则学习这种理论是毫无用处的。
“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在中国有人对我这样说----“他们的脑子是真空。”
埃德加.斯诺去世后,他的前妻海伦.斯诺在这本《重返中国》中多次谈到,中国60年代以后生长起来的青年人古今历史知识非常贫乏,她担心,年轻人知识这么少怎么能从老一辈手中接班?
她的另一个令人尊敬的地方在于----非常忠于事实,坚持客观报道。为了避免掺杂进自己的思想,她不用自己的话去写别人的观点,而是把别人对她谈的话准确地记录下来。所以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感受到一股很浓的历史气息,说实话,这样敬业的作者我们都很少遇见!这大概是外国人记载中国历史的一种值得称赞的特点吧!
这本书如实记录了“wg”时期的干部和工人、农民说的话,他们的话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许多中国人纯朴的思想和感情,这对我们现在用历史的眼光重新看待过往的岁月无疑是有巨大的帮助!
海伦.斯诺1931年第一次来中国,年仅24岁,年轻美貌,才华出众。1936年她在西安采访了张学良,第一个向外界传递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信息,提前70天预测到西安事变的发生;一年后,她就冒着生命危险,摆脱西安军警的监视到了延安,她在延安采访了毛、朱、周、彭等34位中共领导人,写出了《中国红区内情》一书(即《续西行漫记)。
直到1972年底和1973年初,她克服各种困难,从美国重新踏上了中国大地,以65岁的高龄,继续追寻中国革命的足迹,向世界作出新的报道。
这本《重返中国》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曾在30年代的旧中国生活过的美国老中国通眼中的图景,展示了wg后期的一个方面的图景!
她这次在中国所走的地方都是非常地有代表性,甚至不少都是第一次有外国人访问,比如浏阳文家市;她在基层参观访问时,大多是各级革命委员会的负责人接待,凭借着女性特有的敏锐和智慧,和自己长时间积累的对中国的丰富知识,特别是以30年代在中国的经历为基础,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解放后的中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除了wg时期,当然我也不能让大家错过海伦.斯诺在延安时期的见闻了,这本《红都延安采访实录》同样具有极高的阅读与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