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阶级意识最强的共产党领袖?斯诺这样看

2023-05-09 3717 1
作者: 星火旅行社 来源: 星火游公众号

  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美国记者斯诺设法突破国民党的封锁来到陕北对红军进行采访。

  斯诺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在红区四个月的旅行中,他获得了关于红军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上至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等人,下至普通战士、农民、工人,他都有访谈。

  他的采访成果汇编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西方世界出版,有力地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新闻封锁和对共产党及红军的造谣污蔑。

  在斯诺的印象中,谁是他遇到的共产党领袖中“阶级意识”最强的一个人呢?

  答案可能令大家意外——他就是后来的开国大将徐海东。

  斯诺和徐海东的初次相遇有些“滑稽”,当时徐海东将军因为骑马失事,磕掉了两颗门牙,一笑就露出了嘴巴里的大窟窿。要不是彭德怀介绍,斯诺很难相信这个有点孩子气的人就是国民党悬赏十万大洋的著名“赤匪”徐海东。

  虽然红军队伍中大多数基层军官出生于无产阶级,但许多高级指挥员出生于地主、富农家庭,徐海东是个明显的例外,他是个从内到外地地道道的“纯无产阶级”。

  徐海东,以“红色窑工”而闻名,1900年出生于汉口附近的黄陂县。徐家六代都是烧窑的“窑工”,一家32口人,却只有半亩地六间房。

  18岁前,他未曾吃过一顿饱饭或穿上一件新衣。因为家穷,徐海东10多岁还没有衣服穿,浑身泥巴,被嫂子们称为“臭豆腐”。从他懂事起,便跟着爷爷开始了长达11年的“窑工”生活。

  出身于最底层的贫苦工人,长期忍受被压迫剥削的生活,尝尽了人间苦难,这样的经历锤炼出了徐海东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极强的反抗精神。在整个革命生涯中,他9次负伤,8次被子弹穿膛而过,身上留下了17个窟窿。

  斯诺问:你不怕有一天会受伤吗?

  徐海东笑着回答:不怎么怕,我从小就挨打,现在已经习惯了。

  徐海东以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为荣,常常笑称自己是个“苦力”。他真心真意地认为,中国的穷人,农民和工人,都是好人——善良、勇敢、无私、诚实——而有钱人则什么坏事都干尽了。

  因为出身贫寒,他在学校受到地主富人子弟的欺压,这段经历使他坚信:穷人的孩子是得不到公平的。

  毛主席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即便从1940年起长期卧病在床休养,1955年仍被授予大将军衔。

  1925年徐海东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是代理排长。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徐海东组织起湖北省第一支“工农军队”,开始时只有十七个人,一只手枪,八发子弹。徐海东所在的鄂豫皖根据地,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是长征时唯一未尝败绩的军队,并且配合和支援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查看余下4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