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在京举办贺敬之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

2024-11-06 1718 2
作者: 卫鸿 来源: 红色文化网

  为新时代文艺大发展大繁荣而奋斗

  ——红会举办贺敬之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

  卫 鸿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到今年11月5日,贺敬之同志走过100年的人生历程,其创作生涯走过85年的不平凡历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总结这位著名人民艺术家的创作经验,11月3日上午,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在京举办贺敬之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

  与会同志合照

  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准,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丁振海,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中国作协党组原成员、《文艺报》原主编郑伯农,国务院参事室原参事忽培元,解放军装备技术指挥学院原副院长贺茂之,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会长赵铁信,《诗刊》原副主编丁国成,马列文论研究所原所长涂武生、陈飞龙,北京大学教授董学文,文学评论杂志原副主编曾镇南,解放军报社文艺部原主任陈先义,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副主编崔柯,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胡澄,许昌市发改委原调研员邱正印,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海军老战士范晓伟作重点发言。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石太林,贺敬之同志秘书柳湧,东南卫视副台长杨青,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节目制片人张蕾等同志出席会议。

  根据会议安排,与会同志参会前重新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双“讲话”精神为指导,从不同角度对贺敬之同志的文艺实践进行深入研究。由于准备充分,这次会议开成了一个高质量的会议、硕果累累的会议。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贺敬之同志在85年的艺术和革命生涯中,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对党和祖国怀有无限的热爱。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总是把党的召唤和祖国的利益放在首位。延安根据地的大家庭生活和党中央、毛主席的感召,特别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他指明了创作方向,焕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使他写出了《白毛女》、《南泥湾》、《翻身道情》等革命文艺的经典之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用诗歌《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表达了自己对党和祖国的一片深情,对时代生活的满腔热忱,激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至今仍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改革开放以后,贺敬之同志创作的新旧体诗,意境深远沉雄,开创了一种诗歌体裁,在时代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他长期在文艺领导岗位上担任重要职务,主持和参与了许多文艺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为繁荣党的文艺事业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