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山河、壮丽边疆——红色壮美满天山
2019年6月12日至25日,西安星火旅行社组织了北疆之旅。旅程之后,尤其让我改观的是,新疆在我们众多的历史关节时刻都没有缺席,甚至是走在我们民族命运的前沿的。
当大清帝国腐朽,而英国俄国在中亚崛起的时候,英俄扶植了阿古柏分裂了新疆;当辛亥革命到来的时候,新疆宣布民主共和;当中国军阀割据的时候,新疆也有杨增新和盛世才这些军阀;当我党领导抗日的时候,新疆也把抗日的物资和战马源源不断的通过河西走廊运输到华北抗日前线,成为抗战的大后方;在全心全意建设新中国的时代,新疆成为无数中华儿女屯垦建设理想社会的战场。当中国要挺起胸膛,打破美帝的核讹诈的时候,这里新疆成为两弹研究和试验的最前沿。新疆这片土地,同内地血肉相连,十分密切,我再不愿认为同其他省份比起来,新疆在我心里还应该存在亲疏认同上的芥蒂。
而红色的新疆是最让人震撼的。看着眼前灯火辉煌的繁荣新疆,我脑海里联想到的是烈士墓碑和八千湘女上天山背后隐含着的强大的革命意志,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奇观?
在那个饱受三座大山压迫欺凌的年代里,那么多的仁人志士如湖北的陈潭秋,广东的林基路,湖南的毛泽民等等等等,不计其数,不远万里投身到新疆的革命事业,积极工作,尽自己的一切力量谋取新疆人民的幸福,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这片土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在新中国建设的时代,八千湘女上天山,还有那么多的河南人,河北人,山东人等等等等,到这里来,不为生活,而是为了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到相对艰苦很多的新疆来,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身献子孙,无私无畏。这些都是人类精神世界里的高峰奇景,最值得游览!
真正的旅行,也许不光是物质世界绚烂壮丽的高楼,雄浑壮阔的雪山奇景,还应该有人类精神世界的这种奇峰,观察它,体会它,学习它,就会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激起波涛汹涌,雄浑壮丽的奇景,使我们可以站在人类精神世界的峰顶去审视我们的世界和人生,指导和鼓舞我们去以更加积极、乐观、奉献的态度去继续我们理想和生活的航程!
和平解放后的新疆并不平静,为了彻底消灭新疆的顽固残余,毛主席布置了最为关键的一步棋,就是选派“王胡子”坐镇新疆平叛。
进疆平叛
面对叛军、惯匪、特务、境外势力相互勾结的嚣张气焰,王震果断决定派兵围剿。王震的策略是,对这些土匪,能争取的要争取,如果争取不过来,则“必须用大炮讲道理,用刺刀去教训”。
与此同时,王震执行了争取人心的政策。他命令部队,缴获的畜群一律不没收,要物归原主,被乌斯满胁迫的牧民回来后也一概不予追究,还要允许他们保留猎枪。这些政策,使得哈萨克各部落的首领和牧民渐渐明白:解放军不是乌斯满说的那样。他们陆续回来,四处流窜的乌斯满被彻底孤立。
此后,经过100多次大小战斗,乌斯满等匪帮终于被剿灭。到1952年6月,新疆全境彻底肃清了国民党长期豢养的反革命力量。从此,新疆社会进入稳定期。
开荒生产
1950年1月,王震发布驻疆部队一律参加生产的命令,拉开了解放军屯垦戍边的历史大幕。他当时的原话是:“全体军人一律参加生产劳动,不得有任何军人站在劳动建设战线之外。”
“不占群众一分田,戈壁滩上建花园!”10万大军把青山碧水、耕地沃野让给人民,自己开垦荒田。1950年6月,官兵吃上了自种的蔬菜,7月吃上了自种的粮食和瓜果,第二年驻疆部队主副食全部实现自给,此后年年向国家交售大量富余的农副产品。
当时的新疆百废待兴,要创建工业,钱从哪里来呢?
誓师大会上,王震大声问战士们:“咱们要建设新疆,办工厂农场没钱怎么办?向毛主席要吗?”战士们齐吼:“不!”“向新疆人民要吗?”战士们齐吼:“不!”“那钱从哪儿来呀?”战士们全傻眼了。
王震继续激情澎湃地说:“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从咱自己身上出!咱们都是穷光蛋,过惯了穷日子,一年一套军装改两年发一套行不行?咱都没钱,军装要那么多口袋有个屁用,改两个口袋行不行?在戈壁滩上开荒种地不用讲什么军人风度,把衣领去掉行不行?”10万大军山呼海啸:“同意!”
就这样,驻疆部队军装的双领子改成了单领子,为的就是节省外边的这一段。为节约布料,干部衣服的四个口袋改为两个上口袋。每年发的两套单衣改成一套,每年一套的棉衣改成了两年一套。每天还要从干部、战士的口中抠出半斤粮食、9分6厘菜金,苞谷面窝头能吃饱就算是很好的生活了。
驻疆部队在茫茫荒原上白手起家,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到1950年底,新疆部队在天山南北修建水渠32条,总长2470里,可灌溉耕地127万余亩。1951年,全军区播种89万亩,收获粮食4450万公斤。1950年到1952年,仅迪化地区就建起了大中型厂矿企业12个,投资总额高达9642万元,职工人数增加了10倍。
20万大军驻守边防,反倒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新疆各族人民从中看到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王震麾下的将士们用自己的血汗,又一次在大西北辽阔的荒原戈壁上创造了一个令世人瞠目的奇迹。
将军红娘
中国的历代王朝,凡开明的皇帝和有远见的政治家、军事家,都很重视边疆的治理,很早就出现了“屯垦戍边”的形式。但是,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屯垦,不论其发展规模有多大,也不论其有过多么辉煌的局面,都无法摆脱“一代而终”的结局。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1月,王震便向中央建议,为了新疆的长治久安,必须走屯垦戍边这条路。用部队屯田,左宗棠在新疆也搞过,但没能摆脱“一代而终”的结局。为了让部队官兵能在新疆扎根,就必须让他们在新疆成家。在进新疆之前,有人怕到新疆后风俗不同、语言不通,无法安家,产生畏难情绪。王震鼓励他们说:“历史上的班超、林则徐、左宗棠都能为祖国的统一,不辞艰辛,出师西域。难道我们当今的共产党人还不如他们吗?有那么一些人,怕到了少数民族地区讨不到老婆,断子绝孙。我王震今天当着大家的面保证,我绝不会让我们的部队里出一个和尚!”
一位军垦战士说:“在战争年代,生死无常,我们这些军人没能成家。但江山打下来了,我们还一直打到了新疆。好了,现在新疆解放了,让我们解甲归田,回去娶妻生子,这不过分吧。让我们在这里开荒种地也行,但你不能让我们在这里种了一辈子地,最后还落得光棍一条吧。”十万大龄官兵的婚姻问题,事关半壁河山的安危。王震很理解部队官兵的心情,说了一句让官兵很感动的话:“没有老婆安不了心,没有儿子扎不了根。”
1950年秋,王震委派熊晃为团长,到湖南招收女兵。王震还给湖南负责同志黄克诚、王首道写信,请他们帮忙。王震在信中说:“在湖南招收大量女兵,十七八岁的未婚女青年,有一定文化的学生,不论家庭出身,一律欢迎,动员他们来新疆纺纱织布,生儿育女……”王首道看后笑了,黄克诚忍俊不禁地说:“这个王胡子,真是乱弹琴。要人家黄花闺女到新疆去生儿育女,哪个敢去哟!”玩笑归玩笑,他们在听了熊晃的汇报后,都为王震的良苦用心而感动,当即决定大力支持熊晃的工作,动员湖南女青年积极参军支援新疆。结果,湘女参军的热情非常高,熊晃一年内共接收湘女3862人。1951年冬,3862名湘妹子登上了西行的列车,上演了一幕“湘女出塞”。1952年,又有4000多湘女进疆。至此,有了“八千湘女进新疆”的说法。
在各地妇女成批进疆的同时,王震还要求各级干部,让那些在内地有家属、亲属的官兵给家里写信,动员他们来新疆,并由部队报销路费。这一时期,部队官兵的婚姻问题,成为部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1951年冬,当第一批湘女来到新疆后,王震又派人到华北和华东招收女兵。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参谋长张爱萍很慷慨,从华东野战军医院征调未婚山东籍女医护军人2000余名。之后大量山东女性被招入新疆。继“八千湘女进新疆”之后,“八千鲁女嫁新疆”又一次上演。
由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重视和各地政府的支持,除了湖南和山东的妇女大量入疆之外,来自河南、四川、北京、天津、湖北、江苏、上海等地的妇女纷纷来到天山南北。据不完全统计,来到新疆参军支边的女兵,1949年是1127人,到1954年已经达到了4万多人。这样,到1956年,屯垦部队官兵的婚姻难题逐步得到解决。从此彻底摆脱了历代屯垦一代而终的困局。
产业援疆、知青援疆
新疆和平解放之后,为了支援新疆、建设新疆,内地从建国初期就开始持续支援新疆建设。此后,兵团又不断补充转业官兵,以及来自河南、湖北、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的支边知青,组成以军事化的建制从事生产建设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兵团。
据从上海来新疆援建的工人回忆:“到厂后,空荡荡的厂房内,没有锅炉暖气,生了数十只火炉,还是零下十几度。”就是在这种艰难困苦之中,支援新疆的内地工人用忘我的劳动。
国家工业产业成建制迁址新疆的事例,一次次填补着新疆各行各业的空白。如新疆奎屯针织厂的前身是上海富华织造厂,1962年支援新疆建设举厂西迁,选址奎屯市,成为了新疆第一家针织企业。
从1956年起,河南、江苏、两湖、安徽等地的青年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63年至1966年,国家动员了京、津、浙、沪等12万支边青年进疆,其中有9.7万上海支边青年。
到1963年7月至1966年10月,有九万七千名上海知青赴疆支援建设。约十万在繁华大都市长大的上海青年,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选择到祖国的边陲支援新疆建设。这在上海城市史和新疆建设史上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一直到1985年底,留在新疆参加建设的上海知青还有3万人。
而在上海十万青年大规模赴疆之前,1959~1960年,江苏、安徽、湖北三省分批动员组织青壮年支援新疆,建设新疆。据记载,支边青壮年入疆时均由当地政府选派县乡级干部带队,以营连编制。最关键的是,青壮年赴疆配有教育、医疗和各专业人员一并支边。这种专业配置在减少了支援区域负担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大批教育、医疗等技术人员,推动了支援区域的发展。谁也没想到,这一来,就是一辈子,就把根扎在了荒漠戈壁滩。不但是这一辈子,还有自己的后代。就像她们自己所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王震正是新中国新疆建设者们无私无畏,全心全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优秀代表,是新中国建设者在天山南北的缩影。在新疆,王震和他的战友们留下了令人动容的创业激情。而“一手拿镐,一手拿枪”,更是王震1949年率部入疆后屯垦戍边、促进民族团结的形象写照。在王震将军离开新疆后,却依然惦记着新疆,先后16次来新疆视察兵团。
1991年,83岁身患癌症的王震最后一次回到新疆,最后一次走进塔里木。他动情地说:“我在1980年曾经说过,现在我重申,如果去见马克思,我已委托战友和亲属将我的骨灰撒在天山上,永远和各族人民守卫社会主义祖国的西北边陲。”
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国土上,处处都有着这批建设者们的足迹。他们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战天斗地,建设了富饶美丽、各族人民团结的新疆;他们的理想信念,他们的无私无畏激荡更着所有这段故事聆听者的灵魂!
最新组团
西安星火旅行社
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L-SNX00992
★专注红色旅游的旅行社。主要经营延安、井冈山、遵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散客、团队及党政干部培训产品;独家设计、开发了长征全程之旅、西路军甘肃足迹之旅、伟人毛泽东足迹系列、农业集体村庄系列等数十种原创线路;红色景点和自然、人文景点有机融合,多条线路邀请专家学者或历史事件亲历者同行,深度讲解。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170号象牙宫寓1幢1单元10楼11004室 微信/手机:15771906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