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毛主席的意见终于被采纳
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有一条街道叫做翘街,因两头高中间低而得名。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这儿召开了知名的黎平会议,正式决定改变行军路线前往遵义方向,绕开了蒋介石布下的大口袋,从而避免了更大的牺牲。黎平是中国侗乡,肇兴侗寨是驰名全国的旅游景区,侗族大歌在中外民间音乐中极为独特。
黎平县城风光
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进占黎平县城。这是中央红军进入贵州省后攻占的第一座县城。
黎平是东下湖广,西上云贵的交通要塞,也是清水江、都柳江两大河流的分水岭重地,历代商贾云集,市场相当繁荣,有小南京的雅称。清代中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四川、江西等省客商在黎平建立商会。现存清代嘉庆湖广会馆,建筑面积3480多平方米,仅禹王宫内就悬挂有“探花及第”、“状元及第”等各种扁牌题词80多件。
▲村寨和山光水色相互映衬
当地居民为繁荣经济,常年把山区的茶油、核桃、香菇、天麻、杜仲等山珍药材,由水路运往清水江,下洞庭,到上海,故而让黎平古城一直享誉上海等大都市。
▲敌重兵,压黔境
然而在85年前,红军经过这里时,正是风雨如磐,前途渺茫。湘江战役之后,中央红军伤亡惨重,且党内的错误路线还占据主导地位,红军前途未卜。
▲黎平会议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红军在黎平召开长征途中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集中讨论从老山界争论酝酿、通道会议又议而未决的中央红军转移的战略方针,黎平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开了一天一夜,争论十分激烈,最终政治局采纳毛泽东向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进军的正确主张,从根本上实现了转兵,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指明了正确方向。
在湖南通道县,博古、李德等迫于形势,勉强同意出兵贵州,但仍顽固坚持到湘西建立根据地。何去何从必须当机立断,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红军在黎平召开长征途中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集中讨论从老山界争论酝酿、通道会议又议而未决的中央红军转移的战略方针。
黎平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开了一天一夜,争论十分激烈,毛泽东在会上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认为进军贵州是红军唯一正确的出路,他的意见得到了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等人的支持。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认为到湘西建立根据地已经不可能、不现实,必须放弃既定方针,以遵义为中心建立川黔边根据地,由此决定向遵义进军的作战方案。
▲会议还原塑像
黎平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放弃了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而改向黔北的遵义进军,巩固了通道会议的成果。这一决定实际上否定了“左”倾军事路线,打乱了蒋介石企图在沅江以东消灭红军的部署,把10多万敌军甩在湘西南,为红军开辟新的前进道路,从根本上实现了转兵,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指明了正确方向。通道会议是临时召开的,因而可以认为黎平会议是长征中的第一次正式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至此,毛泽东主张的转兵贵州的建议被完全采纳,而且以中央政治局决议的方式确定了下来。当然,博古、李德反对改变原定和二六军团汇合的计划,党内的争论没有完全解决,这才有了接下来的猴场会议。
▲会议地点:贵州省黎平城城东“胡荣顺”店铺
这个会址原是德凤镇东二郎坡(旧称翘街)52号土豪胡荣顺家的商号,是一座四合院,四周建有风火墙,内套木结构,平面如方印,称为“印子屋”。当时,是中央红军总司令部(野战军司令部)驻地。如今,在“黎平会议室”里,保持着当年开会时的布置,摆设着太师椅和八仙桌,木板墙上悬挂着当年会议的参加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秦邦宪(博古)、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的照片。
在黎平,还进行了黎平整编。中革军委发布整编命令,因为在黎平境内进行和完成的,故称“黎平整编”。经过整编,全军编制、体制更趋于合理,增强了战斗力。
▲重走长征路的团友们
黎平会议的决定打乱了蒋介石原来的部署,红军把几十万国军甩在了由黎平到湘西的山路上,这使中央红军的命运开始出现转机。红军在向贵州腹地进军途中,势如破竹,取得了节节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红军自长征以来的被动挨打局面。
▲伟大转折从这里开始
如今,“黎平会议会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的主要链接点、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贵州日报》刊文,“在黎平城头,几个指挥员环顾静静的贵州群山,再注目那条刚刚走过来的通道最难通的狭窄的小路,不约而同的产生了‘后怕’,大家长吁一声:这是怎么过来的呀!毛泽东《十六字令》的第一首,就在这个时候‘哼’出来的,‘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黎平政治局会议采纳了毛泽东同志转兵贵州,进入黔北的主张。从此长征才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带来了一线光明,在漆黑路上长征的红军,对这片光明深深的感激之情,这种心情,没有经过漫长夜路的人,是难以体会得到的。”
▲群山中的侗族村寨
黎平会议”会址、黎平会议纪念馆、毛泽东住址、陈云住址、中央红军教导师驻地旧址、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驻地旧址、李德博古凯丰住址、红军群众大会旧址“两湖”会馆、福音堂、红军广场都在黎平翘街上。
▲陈云同志住址
黎平会议纪念馆,出口对着的就是“翘街”。黎平县城(德凤镇)的翘街,又称东门街,因此街两头高,中间低,形状如翘起的木扁担,所以称为“翘街”。
▲2011年黎平翘街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屋檐翘角,错落有致
这条街位于城东面,东起城垣东门,南至二郎坡荷花塘,全长一千米余。翘街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远远望去,一排排风火墙,一座座四合院,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街面为石条和卵石铺墁
风火墙上翼角飞翘,墙上的彩绘精美细腻,房屋的门窗装饰,图案古朴。此街面为石条和卵石铺墁。翘街的小街小巷数不胜数,著名的有马家巷、姚家巷、张家巷、双井街、左所坡等,这些巷道,卵石墁街,石梯连接。古色古香,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
▲翘街美景,合影不可错过
城内街巷纵横、石板埔墁,井泉眼眼、甘冽清澈,庭院座座、清雅别致,飞檐翘角、鳞次栉比,庙堂馆署、牌坊楼阁、店铺林立、商贸繁荣,一派文风昌盛、商业繁华之景象。1934年12月红军的黎平会议就是在翘街的二郎坡46号召开的。
▲黎平侗乡
黎平县还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其中侗族约占全县总人口71%,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因而有“侗乡之都”的美称。
▲雾霭之中,宛若仙境
黎平侗寨,这里充满了田园的诗情画意,优雅之中渗透出天地的灵气,恬静之外流动着自然的神韵。
▲榫卯结构的建筑
走进寨子里,寨里有五座气势雄伟的高楼,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房顶覆青瓦,古朴实用,鳞次栉比,山风吹拂千年,回归悠远的原生态。
▲寨子里无论男女都身着民族服饰,体现精神意蕴美的传统
▲侗族大歌:“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
▲一领众和的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
▲侗族大歌节
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侗乡黎平
看黎平会议开启中央红军伟大转折:游翘街品文风昌盛,古香古色,还有那美轮美奂的侗族村寨,婉转悠扬的侗族大歌。自然美景,人文盛况,尽在侗乡黎平。
三年来,西安星火旅行社组织的“走长征路,圆长征梦”大型红色之旅活动,从瑞金到延安26天重走中央红军长征路,已吸引300+人次全程参加。为了分享我们的见闻,方便大家了解长征沿途景点情况,我们整理了长征“沿途看系列”资料,帮助读者走近长征这一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