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父辈足迹重走长征路,自驾行46天全纪录第14天
2015年9月25日第14天 鲁班场—苟坝—安顺市
今天的行程是先去鲁班场,然后再去苟坝。这个行程是与红军在贵州的行进路线倒着来的。红军二渡赤水后是先到的苟坝,并在苟坝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确定了红军的行动方向,然后才有下一步鲁班场的战斗。我们由于考虑路线顺道和寻访方便的因素,于是倒过来走。
红军在二渡赤水遵义大捷后,为了避免事事都要经政治局讨论,造成在紧急的战况下贻误战机的局面,因而在指挥层次上设置了前敌司令部,朱德任前敌司令,毛泽东任前敌政委,并委以指挥红军作战行动的权力。遵义大捷后,敌人又从四面围向红军,红军多次力图诱敌在运动中加以消灭均未果,被迫向黔西茅台一线转移机动,并寻求新的攻击点,以便打破敌人的围困,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苟坝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就是为选择打鼓新场还是鲁班场作为下一步攻击点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甚至一度出现僵局。最后中央政治局同意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放弃攻击打鼓新场而攻击鲁班场的提议,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鲁班场战斗,这其中的具体细节要等我们寻访过苟坝后再来一一细说了。
鲁班场在1935年是一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乡场,因上场口有一个小山洞名叫鲁班洞而得名,位于黔西仁怀县城南20公里处,路并不算远,但我们从仁怀出发后又赶上了当地修路,加上前几天刚下过雨,到处是拉建筑材料的大车和搅拌水泥的工程车,把路面辗得一塌糊涂,很难行走。反正大家都已有了心理准备,在贵州没有几条好走的路。早上9:00出仁怀县城,大概个把小时左右我们就到了鲁班镇(亦叫鲁班场)。
当年,鲁班场驻有蒋介石嫡系部队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纵队三个师,武器装备精良,又预修了防御工事,易守难攻。鲁班场扼守着茅台渡口,对红军三渡赤水向西机动形成了巨大威胁。只有打下鲁班场,才能保证红军安全通过茅台渡口。
鲁班场战斗只打了一天,红军付出伤亡约2000人的代价,也没有拿下鲁班场,再次被迫撤出战斗,这是继土城战役失利后,再次失利。当然,这一仗也打怕了蒋介石和周浑元部,他们害怕红军是以假撤退而引诱守军出击,进而加以围歼。为此蒋介石急电周浑元部务必死守鲁班场不准出击,以免上当。红军虽然在鲁班场遭受重大损失,但成功地利用敌人的防范心理迷惑了敌人,换取了红军主力在茅台渡安全地三渡赤水,再次突围向黔西机动,寻找新的机遇。
在鲁班场战斗旧址白家坳的小山上建有“红军鲁班场战斗纪念碑”和“红军长征鲁班场战斗指挥部”,在鲁班镇内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班红军烈士陵园”,以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班红军烈士墓”和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