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眼中的政治课教师

2021-08-02 1133 0
作者: 吴继金 贾向红 来源: 党史博采

  毛泽东尽管不是一位职业教师,但他青年时期曾想当一名教师。他曾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过,后来由于革命需要又多次走上讲台上政治课,或作形势报告,可以说具备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从毛泽东的革命阅历,以及他的政治视野,充分地认识到了政治课的重要地位,意识到了政治课教师的作用。因此,毛泽东不仅十分关注和重视政治课,并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也从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对政治课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信仰马克思主义

  政治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必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这一点上是毫不含糊的。

  1937年1月30日,毛泽东在为自己的老师徐特立60岁生日所写的贺信中,称赞了徐老在革命失败,许多共产党员离开共产党,甚至投靠敌人的危急关头,却在1927年秋天加入共产党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徐特立作为教师典型,之所以受到毛泽东的推崇,首要因素是因为徐特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坚信不疑,并为之奋斗而不畏牺牲。

◆1936年,毛泽东和他青年时期的老师徐特立。

  在革命战争年代,“抗大”教师就是毛泽东心目中政治合格的政治课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的第一条。毛泽东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要有‘三个牺牲’的决心,即要有牺牲升官,牺牲发财,牺牲自己生命的决心!”“要打倒日本、怎样打倒日本、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能打倒”,就是抗战时期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因为这是当时整个中华民族的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这就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我们观察一切现象、处理一切问题的武器,特别是观察一切社会现象、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武器”。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具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不迷失道路,“不致蒙蔽和歪曲他对于事物的观察和对于真理的理解”,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毛泽东勉励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抗大”教师,首要的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用共产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去“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处理工作、训练干部”,通过思想斗争提高了政治水平和鉴别是非能力,把感情冲动、粗暴浮躁、没有耐心等小资产阶级意识磨个精光,把自己变成一把雪亮的利刃,去创造新社会,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战”最艰苦的年代,“抗大”教师都能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办学的根本原则,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为了夺取抗日战争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坚守岗位,克服困难,不怕牺牲,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对此,毛泽东在《抗大三周年纪念》中指出,“抗大”的革命与进步,是因为“抗大”的教职员与课程是革命的进步的,又因为“抗大”的学生是革命的进步的,没有这两方面的革命性进步性,“抗大”决不能成为全国与全世界称赞的“抗大”。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